


大地上凝固的诗行:雕塑艺术欣赏(2)
——《长江讲坛》讲座

我们今天要讲的雕塑艺术,实际上是要告诉大家怎样去欣赏雕塑。
因为很多人并不真正知道如何去辨别艺术品的好坏真伪。
比如我经常去我们江西的景德镇,经常踫到有来自湖北省或武汉市的有钱人,他们开着豪车欢天喜地地买了一堆东西,以为是大师的作品,或以为凡大师的作品都是好作品。结果却很怪异,因为他们花重金买了一堆不值钱、也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东西回家去,还准备放在醒目的位置,以便向别人显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
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就在湖南组织农民运动时认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现在,严重的问题在于提高审美能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今天来跟大家交流欣赏雕塑艺术的原因之一。
我们今天的交流主要涉及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是雕塑的概念;第二是雕塑的形式;第三是欣赏世界十大著名雕塑;第四和第五部分是讲我们中国的雕塑,分为古代和当代两个阶段。
相信经过这样的交流,大家会对雕塑艺术多多少少有一定的认识。
雕塑属于造型艺术。雕塑这两个字实际上包含了雕刻与塑造两种形式。假设有一团泥巴,把多余不要的部分剔掉,这个叫“雕”;某个地方有缺陷,用新的材料填进去,这个叫“塑”。所以雕是做减法,塑是做加法,两者合起来就叫雕塑。
用正式语言表述:
“雕塑是基于各种可雕可塑的材料,运用各种成型手段制作出来的可供观赏、可以触摸的立体造型。”(引自《雕塑》)
雕塑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浮雕,具有平面和不通透两个特征,因此只有一个面可供欣赏。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就一共有十块浮雕,但每次只能欣赏到一个面。
第二类是圆雕。圆雕是立体的,四个面都可供欣赏。从材质上看主要有竹雕、木雕以及根雕、玉雕(石雕)。
第三类是线刻。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种线条构成的是一幅画,不属于雕塑的范围。实际上它是雕塑中的雕刻,也就是在石头、木头、金属、贝壳、陶瓷等硬质器物上,用工具以线条为形式刻画图形的工艺,比如岩画就属于雕刻的这一类。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