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梅州岃一起走过四季(组诗)InRouteMeizhouWeBelieve
文丨尺八箫20190428
○ 角山嶂
角山嶂。他是一位统帅,率领
一群子民,从北方徙居岭南
角山嶂的号角吹响了
鸡公山的公鸡立马打鸣
凤头嶂的凤凰唧唧起舞
磨石寨的巨磨在款款的旋转
碓坑子的石碓在嚓嚓的舂米
牛灌水的水槽饮足了马牛
狗吠石的石狗随主人蹭进梯田
涿酒石的清泉被引入水池
樟田酸水井的水被酿醇
新的一天开始了,九乡躁动起来了
九乡不大,数百幢围龙屋,有木有砖
九乡不小,两万多人,男女老少
九乡不窄,济广高速通往南北
九乡不浅,沿河而下直达南海
九乡不嗔,承载着稻黍棉麻
九乡不哗,一轮月万物安宁
九乡不囧,几抹黑是袅袅炊烟
九乡不浮,三杯酒口吐真言
九乡不含糊,一是一,二是二
接风,接雨,接游子,接八方来客
角山嶂东承武夷山,西望大庾岭
把闽赣粤老区连在一起了
把闽赣粤老区人的心拴在一起了
登上峰顶,极目青山绿水
喝酒,击节,起舞,吼大风歌
(八尺原辖九个乡,别称九乡。)

○ 梅州岃
东承武夷山,北接章贡域,南饮梅江水
山上山下,路口水口,万物齐聚
历史没有走远,在大明朝舆图上
标上了鲜明的印记,历久弥新
是风,一阵阵把你吹出来的
是雨,一阵阵把你刷出来的
是星星是月亮,聚焦在你的胸膛上
洒满了岁月的光斑
那个日子,一队红军到达岭上
在风雨亭写下了撼动大山的标语
然后马不停蹄的向前挺进
一一挺进粤东,挺进闽西
闽赣粤三区连成一片,汇成一支铁流
周遭遍及毛委员的足迹,一卷调查
一次次把你擦亮
2018年11月3日和
2019年4月21日
古驿道承办了南粤定向大赛
数千名健儿迎着朝阳重走红军路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一场大气磅礴的快闪
又一次把你擦亮
层峦叠嶂,壮声碑碣,群英咸集,古镇春秋
激情的岁月,在广袤的大地上久久回放
一座座耸立的山脉腾起绿浪
被阳光镀满黄金,充满神圣的质感
霞光中涌现一轮中国梦
照在每一个热血儿女的心上

○ 八十八碫
倩谁考证八十八碫的由来
何年何月何人何事把蹬道砌上云天?
传说是一位高中举人的孝子为母增寿而筑
(故事娓娓动听,有鼻子有眼睛)
那么,前后左右的磴道又是何人所砌?
往来赣粤的山民
挑起二百多斤的重担
疼痛咬噬着肩膀,咬噬着腿脚,咬噬着心
走上数天到达留车,或十天半月到达筠门岭
一脚重,一脚轻,在石板上踩出风雨足印
譬如,把食盐、药品、布匹挑到红区
返程时把稻谷、黄豆、烟草挑回来
赣粤山民并不在意文诌诌的故事
不会发出磴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他们明白,他们只能顶硬上
踩着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用血汗赚取些许银子,养家糊口
只有风,一股劲的激励他们
为他们唱出歌谣一一
八十八个碫哎
碫碫一缸银哟
顶硬上噢
嗨!

○ 生长在八十八碫的一棵杨梅树
乍一见由白转黄,接着大红大紫
挂上枝头。叫人好不垂涎欲滴
杨梅树不喜欢华而不实,不愿意炫酷、煽情
默默的,以果实献给大地,献给
挑着重担的往来行人
我用疼痛抚摸这个世界
杨梅树与我心心相印
酸酸甜甜的汁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展示生命中杨梅汁液般的鲜血
有故事说,文天祥勤王大军
前途黯淡无光。路过时饥渴异常
烈日的光直刺血管。杨梅的汁液
营养了官兵,鼓动了官兵
果核在肛门口长出参天大树
嚇退尾随追击的蒙元兵
那年冬月,杨梅树依然青翠
望梅止渴的故事,激励着
挺进平远的红军队伍
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往山下的村庄
进行宣传、发动、播种、建立苏维埃
高张赤帜,让闽赣粤苏区连成一片
今天,杨梅干杨梅脯杨梅糖杨梅酒
堂而皇之登上了农家的电商网络
我们追忆、缅怀往事,让一串串果实
亮成一盏盏明灯,挂在村头,挂在心上

○ 雪峰庵
庵前的小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
庵后的树木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本来是青砖灰瓦的颜色
只因时间的剥蚀,而变质而发霉
晨钟暮鼓把每一个白天和黑夜判决
贫寒与幻影共眠,欲望与道德共眠
喑喑的木鱼声敲断朝拜者的梦呓
喋喋的诵经声念出如石罅音孔般的心计
在高张赤帜的年代,一口时空水罐
映出一群热血青年的脸庞
庵堂就是庵堂,秘密联络站就是秘密联络站
播种的机关巧妙的安插在莲花座
记忆是可以拷贝的软盘
往最深处张望,一长串
贮存多年的影像,透视出最佳效果
排列成一条幽长幽长的时空隧道
革命者就是一群时空雕像
折射出匡时济世的热心肠

附:故事讲述人谢蒲香,1920年代生人,年少时逃荒于雪峰庵,辟地谋生,亲自帮助过张向阳(五华人)萧昭申(角山嶂人,萧宜增嗣子)等革命者。妻萧氏,角山嶂人。1983年举家迁回原籍兴宁龙田,庵堂随后坍塌。

○ 涿酒石
在涿酒石,周遭长满了木荷、香樟、山蕨和萁草
这些植物全身心打造出一方翡翠世界
让岩石一天二十四小时披上锦被
让罅缝一天二十四小时甘泉涌涌不断
汉子爱上这一处清新的氧吧
爱听水石撞击的妙曼音乐
悠然自得,枕石而卧
憧憬着过日子,憧憬着明天
娘子不喜欢这样无所事事
愿意在厨室里维持好秩序
琢磨换用涿酒石的水酿造
是不是别是一番风情
当汉子傍着云彩归来
整个村子飘荡着琼浆的气息
气息在涡旋,卷起狂飙
冠上美丽的名字:客家娘酒
涿酒石甘泉昼夜不停的流淌
染绿了天空,染绿了地域,汇成小溪
流成角坑河,流成八尺河
流成今天地标性的酒乡

○ 猪牯岃梯田
把繁体“勞”字拆开,我发现
耕田种地,人家过日子
要下大力气,这样
日子过的才够风风火火
热爱土地,热爱劳动,确保年岁丰稔
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他在猪牯岃挥汗如雨
他劳动的姿势,在我笔尖上跳舞
他是一个好农民一一酒坊主萧泰清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这就够了
但是他说,过日子的人
应该想的更多,想的更长远
猪牯岃盛产粳稻、籼稻、赤稻、糯稻
还有得意的禾稻。我要让劳动成果
一一亮相,酿成酒,酿成诗

○ 娘酒
一瓶来自地标性酒乡
浓郁芬芳,含蓄的摆上桌子
这是一种佳酿,风味独特
多像一位风韵的酒娘
谷物和水合作产出的女子
先天丽质,乡村风范,大方潇洒
风风光光,含情脉脉,温柔滋润
在骄阳下熠熠发亮
客商从远方赶来
乐意一睹女子的风采
为她解开面纱,乘虚而入
展开一场水灵灵的恋爱
月光如水,酒气朦胧
在神的面前,客商醉吟菊韵
而酒乡,为待出阁的新娘
翻开打点嫁妆的节气

○ 蓝窝里
我愿意在这个村子里行走
是的,我愿意挥霍时间
从村头到巨壁,从稻禾到巨杉
不浪费一分一秒
走进村子,感觉如
钻进时空隧道,非常震撼
风雨如磐。千万年,亿万年
巨壁是怎样咬定青山的呀
村子太静寂了,太闭塞了
只看得见一角蓝天,蓝蓝的林木,蓝蓝的流水
青年人像候鸟一样飞向远方
远方高楼,有商厦,有震耳欲聋的摇滚
我抚摸沉默的巨壁,抚摸巨杉的根
走北闯南,是不是一如失控的风筝
读读手机屏幕上的音像吧,原来
打工者的乡愁与留守妇女对他们的思念
是互联互动的啊
于是有了骨骼的思考
于是有了美丽乡村的规划
于是挖掘机的轰鸣打破了死寂
一条与外部接轨的车道呈现在眼前
村民的梦注入了新元素。蓝窝里的蓝
是水源,是财富,是生命

○ 姑塘寨
一一献给我的祖母易丁姑
进入姑塘寨,群山架好了云梯
姑塘倒影着岁月的风霜
佶屈聱牙,地僻天荒
在冷兵器时代,姑塘寨是极好的避难所
为了躲避选美入宫,姑娘藏身寨中
官兵每逼近一步,寨子则升高一丈,直上云端
故事像一根鞭子,将我祖母鞭打
她知道寨子爱人,愿意依在石墙上
诉说日子的艰辛,生命的无常
爱土地,爱耕作,爱邻居,爱孩子
是祖母的日常。一位爱嫉妒的妯娌
也竖起拇指,“我的三嫂哟”
村人说她是村中最亮丽的一棵树
嗜痂者却容不得美
无端端折煞一道风景
她与世无争,归隐于中堂山一抔黄土
姑塘寨与中堂山一左一右携手
那边,还安眠着她相濡以沫的人

○ 磨石寨
听见过白云掠过寨顶咝咝咝的声音吗
听见过一座巨磨转动吱吱吱的声音吗
巨磨启迪周遭村民,深加工农产品
品牌诞生:客家婆山水豆腐
这是上苍的旨意
黄豆花开的娇艳欲滴
家家户户在坪子里吆喝土地
家家户户在磨坊里吆喝生活
黄豆是汗水的结晶
豆腐是福禄的象征
一位汉子立在巨磨上
一盏浊酒就一块豆干
号召周遭村民筑寨御寇
保卫劳作成果,保卫家国田园
汉子随后在寨子旁卜筑而居
诗书课子弟,诗书课村民子弟
忠勇忠厚传家。汉子的事迹载入族谱
他是我的一位高祖一一竹塘公
巨磨在旋转,奏萁豆进行曲
远远近近投来赞许的目光

2018.11.03,平远梅州岃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七站)。同日,梅州岃所在地八尺镇获授广东省科技厅地标性酒乡称号。一稿
2019.04.21,平远梅州岃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一站)。二稿
撰文丨尺八箫2019.04.28
【诗人风采】

【作者简介】
萧 明 广 常用笔名 尺八萧 1948年生,广东平远人。大学英语系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国内诸报刊并有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