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怀谭之——打油诗
文/周公
打油诗,从中原到全国
王梵志,唐初今浚县人,史志无记,但笔记小说中颇有神话色彩,说他生于树瘤圪瘩中,会诗,比较流行的如:
他人骑大马,
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油,
心下较些子。如,
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
莫嫌无滋味。
当时还无“打油"概念,有人誉王梵志为通俗诗之父,因为王诗“其言虽鄙,其理归真。"
苏东坡对通俗诗很是欣赏,《志林》记:宋朝的皇帝路过开封杞县,想找个隐士谈谈,地方推荐了杨朴。
上问:做诗没有?
扬答:没有。
上再问:有人送诗没有?
杨答:我老婆送了一首。
上曰:念念!
杨吟曰:
更休落魄耽杯酒,
且莫猖狂爱吟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
这回断送老头皮。
皇上听了开心一笑,立马赏杨子做了个官。后来苏东坡因诗犯事,还让自己老婆吟杨朴妻子写的诗呢!
通俗诗叫打油,大致始于明朝。冯梦龙《古今笑史》收张打油雪诗一首:
江山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由于张打油当时名气不小,通俗诗以后都称打油了。
打油诗的另一高峰是明末清初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其一曰:
春叫猫儿猫叫春,
听它越叫越精神,
老僧亦有猫儿意,
不敢人前叫一声。其一又曰:
海角天涯走一遭,
算来只有住山高。
昔年羊肉街头过,
也曾惹得一身臊。
《履园丛话》作者记述诗作后评曰:“莫谓是打油诗,其笔甚峭,不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