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下面我们讲的是: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是求学的人,求真学问,要学圣人。既是要求真学问,要学圣人,心就不能够摆在衣食住行这上面。
如果要食求饱的话,那就不足以谈论求学修道了。所以一个求学修道的君子,食无求饱,不必为了自己饮食来追求吃得很好。
再说居住,不必求一定房屋很好,居在那里很安然的在那里享受,君子不需要,不需居求其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古人注解当作敏捷来讲,做事情,决定好的事情,就赶快去做,不要拖到后来,决定的事情拖拖拉拉的,然后到后来还没有做,不可以那样。
「敏于事」就是决定好的事情,就要很快去做。「慎于言」,言语要谨慎,一个君子说出言语出来,对自己表示自己的修养。对人,你的话说出去以后,对人总是要教人家学好,不要学坏,所以言语说出去要谨慎。
「就有道而正焉」,自己要好学,好学什么呢?遇到有道,有道是有道德的人,有道的人而且他所学的,有专长。
「而正焉」,而正焉就是跟他学,
「可谓好学也已」,这叫做好学。就有道而正焉,怎么讲呢?比如说你是学文学的,学文学,当然这个目的是要学道,学作圣人。
就拿现在来讲,你想学文学学好了,把经书学好了,比如说现在大家学论语了,论语是经,除了学论语以外,你对于现在的学术,世间学术有法律、有经济、有外交、有教育。现在的教育,甚至于军事,世间学术很多,你只要有时间,遇到这些学有专长的人,是个专业的人,你都可以虚心来请教他,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你自己不了解的,请他教导你,这叫好学。
因此你就从这里可以了解,我们要学君子,要想把中国这个先王之道,学圣人的这门学问,除了自己好好学,我们自己得到的利益之外,我们也要把这种好的学问,要传播出去,你必得要对于世间的各种学问,你都要好学,尽可能的去学。
借着你这样的好学,学得愈多愈好,愈能够利益大众。我们一个读书人,怎么作法,就从这些地方作。
今天就说到这里为止,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