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怀谭之——织女闲话
文/周公
晋干宝《搜神记》载:山东千乘(今淄博市附近)人董永卖身葬父后,去当奴隶的路上,遇见一个漂亮的小娘们,表示愿意做他的妻子,如此这般。这娘们只用十天就织了一百匹缣,帮助董永把债还清了,然后对董永说:“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说完,凌空而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管全国有二十多个董永故里,但董永“籍贯”在山东;行孝能得奖,能和织女睡十天,还把债还上,美!
到了唐小说《郭翰》里面,织女的相好就成了一个读书的才子,大概有知识的人同情织女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想改变一下她的命运。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传说故事:孝子董永的儿子很是不孝,总是与老董对着干,老董想死后埋在高坡上,就故意说想埋在低洼地,期待着儿子对着干。不想这次小董良心发现,真把老董埋在了低洼地,---“坑爹″。故事未必有,但对与仙女上过床的老董的冷嘲热讽是明显的。
穷汉的烂被窝盖不牢仙女的玉体,孝子的儿子未必是孝子。钱钟书《管锥编》:“稽神志怪,大抵过屠大嚼,画饼充饥,以虚愿托偿于幻术耳″。所以狐仙是穷书生的意淫,织女是乡间懒汉的意淫,“温香软玉抱满怀"的人对织女是嗤之以鼻的。
过去有对对子的启蒙读物,上面有句:月本阴精,岂有羿妻曾窃药;星为夜宿,浪传织女漫投梭。这很有科学态度。传说的归于传说,天庭的归于天庭,硬要在地上折腾搞织女遗迹什么的,这渣头发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