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里的师恩
林金石
读高中时,教化学的李老师在教学上总是精益求精,实验课更是严格要求每个同学,对刻苦钻研的同学更是爱戴有加。那时,我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一路上升并荣幸做了化学科代表,常帮助李老师管理班级,收发作业,整理实验室……这让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对化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根本无法满足我的求知欲,因此,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我都舍不得离开教室,总想多呆在教室里研究长一点时间。
一天,实验课后,在收拾实验室时,李老师让我扔掉那些废弃的化学仪器。然而,就在我将要把那些废弃仪器扔掉时,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仪器并不坏,不如把它拿回家自己做?这样想着,我便将废弃的仪器挑出来拿回家。
回到家后,我把仪器拿出来尝试着自己做实验……看着自己做的实验,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此后,每回实验课,我都会把废弃的仪器挑出来拿回家,然后慢慢地做实验。
有一回,我又一次在家做实验时,不小心摔烂了一只烧杯,看着满地的碎片,我有些心疼。继续吧,但没有烧杯,终止吧,心里又万分不甘。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我怯怯地对父亲说:“爸,我想要买一只烧杯……”谁知,父亲把脸一拉:“整天玩这些无用的东西,玩物丧志!我哪有钱给你?除非今晚不开锅了!”也是,家里本来就穷困,学费还是向亲戚借的,看着父亲阴沉的脸,我只好作罢。
这天,实验课后,收拾实验室时,我发现实验柜里有一排烧杯,心里顿时生出一股邪念:不如拿一只,反正这么多,少一只李老师也不会发现的。想着,我忐忑地迅速把一只烧杯混在那堆废弃的仪器中……
一个星期过去了,李老师并没有提起少一只烧杯的事,我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感到窃喜,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当我在家做实验时,少了石棉网,我就顺走石棉网;少了滴管,我就顺走滴管;少了玻璃棒,我就顺走玻璃棒……
终有一天,实验课时,李老师拿着量筒反复地清点,边清点边皱着眉头招呼我过去问道:“你是怎么收拾仪器的?怎么每次都少一样?”我支吾着,心像只兔子一样“砰砰”地跳着:“不知道……”
实验结束后,当所有人都走了,我又要顺走一个试管时,李老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一时间,我羞愧至极。他有些生气,问我为什么不诚实,要偷化学仪器。我于是把原委一一告诉他。他有些狐疑:“拿回家做?你都做了什么实验?怎么做的?”我激动地告诉他,他听了,拍了拍我肩膀,长长地叹了口气:“我知道你非常热爱化学,热爱实验,但不管如何,你都不应该私拿公共财产啊!”我羞愧地点点头。
那个周末,李老师带我到化学仪器专卖店,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担心他要我把偷走的仪器按价赔偿,我急出了泪……然而,李老师边看边给我讲解哪些物品是危险的,哪些物品是安全的,讲解完后又买了一些仪器递给我说:“这些仪器你拿回家按我的要求和步骤去做,今后有需要可以跟我说一声……”接过仪器,我既惊讶又感激,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往后的日子里,李老师也常常为我买一些化学仪器让我回家操作,在李老师的指导和关爱下,我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在课堂上,我总是认真做好每一项实验,遇到不懂的问题便立马请教李老师。由于我的刻苦努力,每回化学考试,我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同学都为我喝彩,尤其是李老师,还让我当班级小老师,辅导班里的其他同学,同学们在我的辅导下,成绩也逐渐提高,在期末测试中,我们班的化学成绩还拿了第一名。
高三那年,我准备参加一个省级化学竞赛,可是化学教研组长说我家庭穷困,没有那么多资金去参赛,所以想换其他同学去参加。李老师知道后,马上找到教研组长进行商量,在李老师的劝说下,教研组长最终同意了李老师的意见,让我参加化学竞赛。
自那天起,每天放学,李老师都会留下来指导我做实验,确保我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都过关为止,我也不敢懈怠,一会儿拿起量筒测量溶液,一会儿拿起烧杯加热溶液,一会儿又拿起温度计测量温度……回到家后,我也不闲着,马上拿起仪器又开始做起实验来,遇到不懂的问题,第二天回学校后请教李老师,总之,忙得不亦乐乎。
很快竞赛临近了,李老师又为我做心理工作,他说:“考场如战场,虽然激烈,但也不用过于担心,要放平心态,胜败乃兵家常事,要审清题目,冷静答题……”在李老师的鼓励下,我信心满满地走近考场……
成绩出来后,出人意料,我获得了全省第一!那一刻,我激动、感动得哭了,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李老师知道后也替我感到高兴,他不停地鼓励我,让我再接再厉,争取再创佳绩。
这年高考,因我参加竞赛获省级奖,填报志愿时获得加6分的待遇,最终我以672分且超过了十多分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考上了南开大学。在大学里,我常常和李老师互通书信,有时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时我也会向他请教,而他都一一耐心地为我解答。
大学毕业那年,在找工作时,我突然想起了李老师,想起他对我的鼓励与教导,那一刻,原本想报公务员的我毅然放弃,而是选择了一所中学当起了化学老师。在教学中,我也学习李老师那样追求精益求精,时刻教导自己的学生,学习要务实,要刻苦钻研,为人处事要正直,诚实。遇到家境贫困的学生,我就会无私地帮助他们,辅导他们,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
时光如梭,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念念不忘李老师的教诲,是他影响着我,鼓励着我不停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