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晨思
悠悠岁月几多寒暑,夏日里,我们不妨走进唐诗宋词的意境里,游历一下千百年前的一个个夏天。先让我们跟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山中纳凉吧,“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这首浅显直白的小诗,是李白描述山中纳凉的情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仙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难以实现,可他生性旷达潇洒,能够放飞自我。看看这份畅快吧:林中松风阵阵,宽衣解带,让身体自由地沐浴在清风中,摆脱了衣物的束缚,也摆脱了礼法的束缚。谪仙人的消夏方式,爽!
李白的好朋友孟浩然在一个夏天,于家乡襄阳南亭的荷香里静静地思念着同乡好友辛大。此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以琴酒相会。有美景好友相伴弹琴饮酒的夏天是多么的惬意,难怪朋友不在,夜里都要梦到。孟山人是这样写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早年也曾志在用世,失望后一生未入仕途,以隐士终身,被称作“孟山人”的佳景佳句,让我们欣赏到一位隐士夏日里恬淡闲适而又有几分寂寞的悠然之境。
李白的另一位朋友“诗圣”杜甫,始终抱着忠君报国的志向忧国忧民,半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安史之乱后在成都浣花溪草堂生活的三年多,是杜甫后半生一段难得的生活比较安定心情闲适的时光。一个环境幽静,生活安闲的夏天,妻子孩子都自得其乐,诗人享受着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他在《江村》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尽管诗中描述了一个“悠闲”的意境,可读来却让人心酸。杜甫得以栖身草堂全赖朋友们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诗史”的夏天纵然祥和也有忧。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心里挥之不去的情结,在仕途上白居易要比上面三位幸运多了,他先后为官二十任,四十年宦海沉浮,他的思想由“兼济天下”为己任,到“独善其身”为准则。以独善其身为人生哲学,安度晚年的“诗王”的一个夏天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池上早夏》。我们看到了初夏时节一位喝着酒,逗着孙子的平和悠闲的老人形象。白居易还写过一首小诗《池上》,描写了夏日里一个小孩儿偷采莲花的情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个偷采莲花的小孩儿,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小船儿划过的痕迹,真是充满生活气息。
不禁联想起李清照酒醉后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济南大明湖上风光好荷花美,李清照和姐弟们玩得尽兴,且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年夏天大明湖上的嬉闹声和惊起的鸥鹭身影是大明湖最美的风景吧。早期生活优渥的李清照中年之际遭逢国难,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苟且偷安。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城临阵脱逃。叛乱平息后赵明城被罢官,夫妻南下路过乌江时,那个曾在大明湖上欢声笑语的“千古第一才女”面对涛涛的乌江,感于项羽的悲壮,为夫羞为国耻,满腔悲愤,写下了豪气冲天的《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乌江的一个夏天,臣子恨何时休!
举刀能杀贼,落笔能生花,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可称得上是李清照所说的“人杰”,辛弃疾早年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后来在南宋朝廷为官,任职多处,建树颇多。可是四十多岁时,被朝廷中当权的议和派排斥。闲居乡下二十年,其间写下了许多作品,《西江月》《清平乐-村居》清新隽永,让我们看到了远离战乱地区的夏日农村生活景象,一幅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村居图。请看《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上文中提到的几个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遭逢乱世,经历坎坷,壮志难酬,但是他们留下了美丽不朽的诗篇,让我们沉浸在他们营造的意境中,洒松风闻荷香,看堂上燕自在来去,一滩鸥鹭惊起于藕花深处,听稻花香里蛙声一片,醉里吴音相媚好……感谢这些伟大的作者,为我们的夏天增添了不尽的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