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谷雨时(外一首)
桂孝树
不约而至的春雨一如既往地到来,垂柳梳理淡淡青丝,桃红轻施胭脂粉底畅写春色。绵绵细雨化着涓涓幽碧,飘零绀红与水东逝。又是萧萧谷雨时,走进雨里阡陌纵横的农田,看着从泥土里迸发出绿色的生机,让人感到春的生命布满绿色。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前后,气温比较稳定,如民谚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一般天气较暖,雨量也开始比以前增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故名曰“谷雨”。谷雨将谷和雨连在一起,意味着“雨生百谷”之意。
行走在雨中的庐山,倾听布谷鸟的鸣叫声.“布谷、布谷,割麦插禾” 无疑是一种享受。陆游有诗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常言道“谷雨前,好种棉”、 “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谷雨是春播春种的关键时期。那些忙着春耕的人们把希望撒向田野之中。尽管是到“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节,但柳絮轻扬,牡丹吐蕊,樱桃在枝头嫣红熟透,桃花开满山,好一幅庐山美景图,让人赏心悦目。
又是江南萧萧谷雨时,一缕沾满乡思的诗歌,有如“杨花落尽子规啼”。 “谷雨至,春天归”。正是在这“谷雨送春归”的时节。那火红的杜鹃,那绵绵的春雨,连同那醉人的绿,让我有了一种触摸谷雨的冲动,我好想走近谷雨深处,用虔诚的心灵去听雨,去触摸谷雨深处那一抹诱人情丝。我感觉品味谷雨如同阅读家乡一首优美的诗篇。我好喜欢那绵绵不断的家乡谷雨,就如同眷恋着生我养我多年的乡土家园,缕缕情丝就像千万根雨线,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情一辈子荡漾在我内心深处。
俗话说“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每当谷雨来临时,正值家乡云雾茶采摘的最佳时机,那庐山脚下的赛阳茶场里,那些身着围裙蓝印花布衫,肩背茶篓姑娘们,用灵巧的双手把嫩嫩的小茶芽揪下来轻放篓中。“年年都有桃花三月天,三月里是清明哟,姑娘采茶忙哟”她们边面若桃花地唱着山歌,边双手不停的飞快采茶,只见万绿丛中流动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宋代大诗人苏轼有诗云“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茶煎谷雨春,古人青睐雨前茶。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也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之时,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加上庐山云雾终年缭绕,使得云雾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香气怡人。
一杯清茶,百味人生。品味云雾,畅游庐山,诗话谷雨则是何等的向往。放眼观望只见庐山脚下的茶园中袅袅婷婷采茶女的身影在忙碌,即便没有喝茶,那舌尖上也仿佛沾满了谷雨茶的芳香。大诗人黄庭坚的那首《闲游》,更是道尽了茶的韵味,写尽了茶的芳华,“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立于庐山之上,听松涛、品云雾,真可谓茶煎谷雨春,那滋味恰似浓香的美酒,让人舌尖生津。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对谷雨茶赞叹不已:“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真的谷雨时节,请来庐山之上品一杯庐山云雾茶吧,让浓浓的庐山文化和醉人的云雾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享受。
《又是潇潇谷雨时》
三月的炊烟在浓浓的绿柳中袅袅升起
我仿佛听到了布谷鸟的鸣叫
又是潇潇谷雨时
故乡门前的青石板路已经染上了长长的青苔
喊着我乳名的亲切的声音
在风中远远的传来
肩上沉甸甸的行囊里装载着18年的辛酸与漂泊
还记得我吗
我那热恋的故乡
在远方,缕缕乡愁催开了一树树的梨花
长长的思念如同天空中飘荡的风筝
一头系着希望一头系着父老乡亲
我好想做着春天的使者
闻闻故乡泥头的清香
浓郁的乡愁如同滴滴答答的小雨下到天明
看着母亲在田野里插出一片绿色的希望
木讷的父亲手扶梨耙翻腾着泥土……
这个时候我好想回到故乡
喝着浓香四溢的的陈年老酒
即使醉了
我也是醉倒在故乡温柔的土地上
我深深知道家就是心灵的港湾
只有把家刻在心上幸福才会永久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