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的汽水有点酸
吴佳佳
读初中一年级的春天,全校师生组织了一场大型挖土种麻子劳动。需要挖垦的土地在校园内正西方和正北方,面积很大。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全校师生挖土的挖土、施肥的施肥、下种的下种,干得热火朝天。
那天气温高达30多度,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干活,大家都很渴。但那时穷,既没矿泉水,也没饮料。渴了,端着瓷杯去学校的储水池舀一大杯凉水,仰着脖子“咕嘟咕嘟”地喝。晚饭后,晚自习的铃声刚响,班长就提着一个大木桶走进了教室,班长说,老师为了奖励大家,自己掏腰包买了一打汽水倒在桶里要分给全班同学喝。同学们欢呼着拿出各自的糖瓷杯、铝盒、不锈钢杯排队领汽水。
汽水颜色有点黑,凉凉的,冒着白气。味道有点甜,有点呛,喝过后会打嗝。嗝总在人张嘴的瞬间,一不小心冲了出来,呛得人鼻子酸溜溜、涩涩的。这种体验我们这些山里孩子从未有过。为了延长品尝的时间,大家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交头结耳。调皮的男生在打嗝时故意往别人脸上凑,那股瞬间释放的气体迅速扑向对方脸鼻,弄得大家哈哈直乐,兴奋极了。
暑假里,我跟不同学校的邻居小洁小沛说起学校喝汽水的事,小洁一脸羡慕,小沛却一声不吭。几天后的晚上乘凉,小洁端着一个杯子,坐在风口有滋有味地喝着。我凑过头去一看,只见杯子里的液体黑黑的,冒着汽泡,还有一股香气。小洁说,那是小沛研究了好久才制作出来的汽水。
“汽水怎么制作呀?”我惊呆了,问小沛。小沛却笑着把我拉到他的小房间,拿出一个干净塑料瓶,往里面倒了一些白糖、橙汁、和一小勺苏打粉,接着又往瓶里倒入大半瓶冷开水、一小撮的色素和两颗熟透了的杨梅挤出来的汁滴入瓶中,再将瓶盖旋上,静置几分钟。看着小沛有条不紊地摆弄,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佩和好奇。接着他又拿起塑料瓶轻轻摇动,瓶里的水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像沸腾了的水。过了十多分钟,小沛捏开塑料瓶盖,倒了半杯端给我。我小心地喝了一口,发觉这水有酸酸甜甜的、还有一点点呛。“味道怎么样?”小沛问我。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一张嘴就打了个嗝,气体冲得鼻子酸酸的。“有点像汽水,不过更带一点酸。”我老老实实回答。“好喝吗?”“好喝。”小沛说,这汽水是他经过反复试验,利用物质混搭产生的化学反应原理制作而成。
从那时候起,我也迷上了制作汽水。虽然一开始弄出来的水很难喝、又无味,但我不放弃,一遍遍试验,认真矫正,最后也制作出好喝而独特的汽水来了。当我看着小伙伴们肯定的眼神后,竟然觉得像做成功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在学校里,总喜欢动手做一些小试验,YY能力很强,不时做个小发明,有一次竟然还在一个大赛中得到了奖。参加工作后,我又把这个爱好和特长用到工作中,不仅给公司省了一大笔钱,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得老板重用。
多年后,我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公司,跟爱慕我的女孩成了夫妻。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也会遇到不少困境与挫折,但每次我都发挥我的独特精神,总能化险为夷,平安渡过。或许,在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去尝试和坚持,生活总会对你露出友好的一面,虽然有时难免会像自制的汽水一样有一点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