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呼唤“二胎”爸爸(外一首)
书芸
五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全家的命运,马芯洋的爸爸变成了植物人。这个11岁的女孩藏起眼泪,决心帮助妈妈一起照顾生病的爸爸。
和很多孩子一样,马芯洋原来也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爸爸是一名大车司机,妈妈是一名人民教师。虽然爸爸经常跑长途,妈妈也是早出晚归,一家三口聚少离多,父母对她的爱一点也不比别人少,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小芯洋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7月,最宠爱她的爸爸不幸出了车祸,被送到哈尔滨医院救治。芯洋和妈妈第一时间来到了医院,被主治大夫告知爸爸的伤势很严重,有可能出现不好的后果,希望她们早日有个心理准备。
经过好几次大手术,爸爸始终没能醒过来。爸爸住院的七个月时间里,母女二人每天都提心吊胆,恐怕一点点的差错,她们便会失去他。最终,虽然爸爸没有离开她们,但是却成为了一名植物人。
大山一样的爸爸倒下了,妈妈开始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这场灾难也曾让马芯洋对未来产生了迷惘,当她看到妈妈昼夜照顾爸爸日渐消瘦的身体,听到老师同学们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马芯洋暗下决心,自己要勇敢的面对生活,要学着做大人分担妈妈的压力。
每天,马芯洋学会像妈妈一样给爸爸熬粥,先将青菜煮熟放入适量的油和盐,再用料理机打成面糊一样的流食,通过胃管喂给爸爸吃。给爸爸喂食的时候,马芯洋还不忘多和爸爸唠嗑:“今天的青菜粥你喜不喜欢吃?不喜欢的话明天给你换个花样!”虽然爸爸沉睡不醒,无法作答,但是能够替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心里会觉得轻松一些。
处于植物人状态的爸爸,不能说话,不能行动。马芯洋只要有空,就给爸爸讲故事,将自己在学校发生的趣事,把自己学过的课本讲给爸爸听。她学着给爸爸洗脸、刷牙,因为爸爸以前很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她还会帮助爸爸洗脚,按摩和刺激爸爸的脚部神经,希望爸爸能早日醒来。为了能够即时观察爸爸在家的情况,她还给家里安装了摄像头,每天第三节下课,是马芯洋和爸爸的对话时间,她会和在家一样对着爸爸开始一些碎碎念。
由于母女的精心照顾,爸爸体重增加到一百六十多斤。每天夜里,妈妈每隔两小时要为爸爸翻一次身,因为休息不好,妈妈也日渐憔悴。于是,每天晚上为妈妈按摩也成了马芯洋的一项必修课。她会和妈妈像朋友一样,聊一些学习和生活的事情,虽然日子辛苦而艰难,母女俩却一直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五年来,她和妈妈每天都在坚持着,等待奇迹到来的那一天。每天一到家,她总是先扑到爸爸身上狠狠地抱一抱,亲上几口。虽然每天除了呼噜声,爸爸没有其他任何回应,但她认为爸爸是知道的,就是不说,心里却是特别的美。她坚持着,希望总有一天她放学回到家会看到爸爸向她微笑,因为毕竟有很多植物人被家人用爱心唤醒的事例报道。
虽然每天照顾爸爸感觉很累,马芯洋在学习上也不放松。她不断地努力着,拼搏着,想用最好的成绩安慰妈妈,也希望唤醒爸爸,爸爸成为她学习的动力。她希望自己能不断地给爸爸惊喜,等爸爸醒来夸她是好样的!
为了照顾好爸爸,马芯洋就像一只忙碌的小鸟,学校、家里、学习三方兼顾,但她从不怨天尤人,因为她坚信,在自己的努力下,爸爸一定会好起来。她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我家的‘二胎’就是爸爸!我和妈妈就像照顾小时候的我一样,悉心地照顾爸爸!”
虽说唤醒植物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马芯洋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她和妈妈用爱终会唤醒“二胎”爸爸,他一定能像从前一样陪着她们一起看日出日落。
《火爆的“假货便利店”》
最近,美国纽约有一家便利店开始走红网络。因为生意太好,开业不久所有商品几乎销售一空。这个名为“八点到很晚”的小店为何如此受欢迎?原来这是一家专售“假货”的便利店,店里的9000多件商品,无论吃的用的还是玩的,甚至收银用的计算器都是用毛毡做成。制作这些商品的姑娘叫露西·斯帕罗,是一位来自英国的手工艺术家。
露西从小喜欢制做毛毡玩具,长大开一家毛毡玩具店一直是她的梦想。高中毕业的露西如愿考上一所艺术学院,因为负担不起学费,一年后被迫辍学去夜店打工。时间一晃就是五年,露西边工作边缝制毛毡作品,其中一整套英国地标得到很多人的赞赏。
因为在夜店工作,露西内心非常自卑。男友鼓励她坚持自己的爱好,他们在网络平台发起众筹,筹集到1.05万英镑的资金,露西毅然辞去工作,决定打造一家毛毡玩具店。
目标确定以后,露西待在家中开始制作,从画稿、打版、填充、缝制、精修,每一个步骤都是她亲力亲为。一件小物件需要露西手缝几个小时,她发现给一些食品做出造型并不难,难的是给包装做到逼真不易,像包装上的艺术字,边角的处理,细节部位一旦做错,就要拆线重来。
便利店零食区、饮料区、生鲜肉区、生活用品区的所有商品,露西都需要一针一线地缝出来,同一件商品要连续做无数件。虽然数量大、困难多,内心的爱好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七个月时间,她完成了4000件商品的缝制。
露西在伦敦一个街角开店,毛毡制品从里到外摆放,看起来和普通便利店没有任何区别。顾客来到店里准备买生活用品,拿起来后觉得非常震惊:“哇!这太好玩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真是天真烂漫,大胆又极具创意!”“我要买回家当装饰,太与众不同了!”原来,除了货架上的商品,店铺的报纸和计算器甚至都是假的!小朋友更是对这些毛毡玩具爱不释手。露西说:“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三年以后,露西决定到美国再打造一间“假”便利店。为了不失真,店内货物都是按照美国的商品尺寸来创作,和实物同比例大小。买齐材料以后,露西就开始了流水化作业。一个月之后,布料都变成了可爱的小部件,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件件啤酒、肉罐头、洗衣粉、万宝路、腊肠……整整9000件商品都是她一针一线手缝而成。
从选址到创作完成,露西用了6个月的时间,终于让便利店在纽约的豪华商圈正式开业。这里有主妇最爱的洗衣粉、牙膏、洗手液;吃货喜欢的薯片、饼干、糖果、牛肉干;还有南瓜、土豆、胡萝卜等蔬菜;冷柜的牛排、香肠应有尽有;还有男士喜欢的葡萄酒、啤酒和万宝路香烟。
小小的便利店堆满了假货,虽然定价不菲,却挤满了前来购买的顾客,“请来一瓶可乐!”“我要一包万宝路!”“给我来5罐啤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她的作品都没有丝毫抵抗力!露西说,这些商品都是人们能够负担得起的艺术品,这才是我自始至终的目的。
记者请她对心存梦想的年轻人介绍成功心得,露西说:“被梦想叫醒的感觉特别好,坚持自己内心真正最喜欢的东西,一定会活出你想要的精彩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