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者为“神”
段奇清
“浪花排空百丈立,银河倒泻天为倾”。人们认为他这一次就是“浪花排空,高耸百丈”的惊人之举,直令“银河倒流,天地倾斜”。
在央视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2018年第三季的比赛中,正在念大学三年级、18岁的他力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生凌然等强劲对手,继而又成功“单挑”23人科学团,最终登上冠军宝座。
在看了节目后,人们都说,从天文地理到生活常识,从实验推理到数据计算,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且,无论是在节目的表现上,还是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感。对此他笑言:“既然是来‘浪’的就不可能紧张”。他对“浪”的解释是“玩”和“体验”。他就是2000年2月出生于沈阳的陈鲲羽。
将“玩”和“体验”“混”在一块儿,说成是“浪”,这样的想法本身就很“神”。他的“神”,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缘于他对什么都感兴趣。儿时,他便什么书都看,什么报刊都读。不过,看得最多的是科学与科幻。
他将日积月累的知识运用到语文的作文中,写着,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如今,陈鲲羽已发表了37篇科幻小说,最广为人知的是名为《地球往事4之神之终结》的科幻小说,这是为《三体》续写的同人作品,被同学们称赞为“这篇可是惊动了大刘的作品”。
可不是,刘欣慈(大刘)看了这部作品不禁抚掌称“奇”。由此,粉丝们给陈鲲羽戴上“科幻作家”的桂冠。对此,他淡然地表示:什么科幻作家!我喜欢写科幻全是出自自己的兴趣。不过,虽然没有想过写科幻成为我的专职,但是这几年我还会把这个爱好延续下去。我喜欢想象未来世界的各种可能,想象几十年后的人会如何解构现在的社会形态和道德喜恶。
“浪动三湘月,烟藏五岭春”,“玩”和“体验”,一波一波“浪起浪涌”,让他如满月儿一样皎洁,可他只是将自己的“春色”、明丽,掩藏于淡淡烟霭中。他还对于粉丝贴在他身上的各种“金”,比如“科幻作家”“00后学霸”“清华天才”“超常少年”、“鲲神”等,他也只是云淡风轻地说,“网上突然火起来这件事情,和我的实际生活并没多大关系。”
陈鲲羽曾获得2015年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辽宁省一等奖,由于成绩优异,16岁的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就读,主攻等离子体与可控核聚变。当被问及“你对物理学的兴趣是怎样萌发的”时,陈鲲羽的回答挺好“玩”:“最开始学物理是因为学不明白数学,感觉物理相对比较水,而现在发现想学明白物理也有困难……”通过“体验”,也让他明白:“玩”并非只是一帆风顺。
在“玩”中“体验”,在“体验”遭遇到“难处”。然而,学业无论多么繁忙,陈鲲羽都不减对科学世界的关注,收看《加油!向未来》,在觉得好“玩”时,他也要去“体验”一番。正如他在告诉《沈阳晚报》记者时说:“当时觉得好玩,这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
“浪”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在第三季的比赛中,无论是实验还是抢答,是胸有成竹还是摸不清套路,他依然“玩”和“体验”得挺有章法,颇有套路!在遇到斗志昂扬,“战前”念诗的对手时,他永远用一句“‘玩儿得尽兴’,等着他酷”!
第三期,在以1分之差惜败给对手韦坤杰时,他也依旧面带微笑回归选手池,继续淡定答题;甚至,决赛的夺冠时刻,也照样淡定。是的,除了“好玩儿”,对一切皆感兴趣,都要“体验”一番,“淡定”是他对“浪”的又一种注脚。
“浪涌分花落,涛惊溅雪寒”,因为他的“浪”,那些对手的花儿纷纷败落,心里头雪一样寒凉,而他这朵浪花“排空百丈立”,成为人们心中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