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卢烈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跟中医诊断病情相关的“问”字。问字里面的口表示的是嘴,而关于外面的门起什么作用,学者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这个稍后再说,我们还是先从字形讲起。
甲骨文的“问”字上面的部分是门,下面的部件是口。

金文、睡虎地秦简、小篆、楷书繁体的字形都是一脉相承的。

俗体楷书问字外面的门字字形根据草书字形进行了简化。

“问”字古今结构形体变化不大,都是由“门”和“口”两个部件组成。但关于“问”属于何种造字法,学术界却有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是形声字,“门”是声符,表读音,“口”是形符,表示是用口的言语活动。一种意见认为是会意兼形声字,“门”既表读音也表意义,表示在门内发问。
“问”的本义是“询问”。五代时期南唐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李煜在一首词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问”就是询问。

我国古代的医书《难经》对“问”的解释是:“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这是说,“问”是指询问病人饮食方面的喜好,以弄清楚病在哪个方面以及病的起因。

有个成语叫“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过问,没有人关注。这个用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最初只有“问津”这个词,出现在《论语》这部书里,“津”是渡口的意思,“问津”是孔子叫学生子路向人询问渡口在哪里。
到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里面说到一个打渔的人偶然发现了一处与世隔绝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渔人回来后向官府报告,官府派人跟随渔人去找这个地方,但是渔人迷了路,没有找到。
有一个人叫刘子骥的人:“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意思是刘子骥听说了这件事,兴冲冲地计划前往寻找,可惜过了不久,计划没有实现,他就病死了,后来就再没有人过问这件事。“无问津者”就是没有过问这件事的人,以此为基础就形成了“无人问津”的成语。

古代有一个词语叫“问名”,它指古代婚礼中六礼之一。六礼是指定婚、成婚的六个步骤,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所谓纳彩,是指男方的父亲拜托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家派人拿大雁当礼物,正式向女方求婚。之所以用大雁当礼物,据说是因为大雁是追逐阳气的鸟,所以用来象征妻子顺从丈夫。
纳彩礼完毕,男家派来的人立即行“问名”礼。“问名”就是询问女方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时,包括询问女方生母的姓名。问清楚后,回到男方家里占卜,看是吉是凶。
如果占卜结果是吉,男家就再派人告诉女家,婚姻之事就定下来了,这个步骤就是“纳吉”。再之后就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礼的“纳征”,男方派人请女家选定成婚日期的“请期”,新郎亲自到女家迎亲的“亲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