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攴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
。凡敎之屬皆从敎。(古孝切)。
,古文敎。
,亦古文敎。”

“斅,覺悟也。从敎,从冖。冖,尚矇也。臼聲。學,篆文斆省。”
“敎”的本義爲教化、教育。本來的字形从攴,从?,秦汉以後“?”形逐漸譌成“孝”形。“爻”表音,也可能表音兼表義,“爻”表示算籌。“敎(jiāo,古肴切)”有“傳授、授意”的意思,引申爲“使”,這個讀音是中古時期分化的。
“學”字的早期字形是屋子(冖)上面有“爻”形,《說文》所列省體“學”應該才是正體,而《說文》所列正體“斅”古籍中用例極少,且當讀爲“教”。《禮記·學記》所引《尚書·兌(說)命》“學學半”,僞古文尚書作“斅學半”,意思是“教學相長”。斅既可能表示“學”,也可能是“教”,是同一個詞的兩個意向,後來才進一步分化爲施事的“教”和受事的“學”。
字形表
敎

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