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外一篇)李国新
一个朋友,是一个官场上的朋友,认识多年,共事多年,后来,他下海了,搞起了经商,听说赚了钱,在大城市买了房子,连老婆也换了。
有时候说起他来,大家感慨万分,说这个朋友不下海就不会成为商人,更不会成为富人,成为有钱人。
可是不久,听说这位朋友栽了,公司倒闭了,而且欠了很多债。这位朋友在有钱的时候,很少和我,也包括过去的同事们在一起聚聚,而他成为没有钱的人了,倒真的找到我了。
他是找我帮忙的,的确他自己的公司倒闭了,但不至于亏了很多,只有些应收款没有收回来,正在回收过程之中。他需要一点流动资金,再来东山再起。他需要贷款,但贷款就需要抵押,而抵押就需要是吃财政饭的人用工资卡担保。
我知道他贷的款不多,但我是有顾虑的,说真的是怕他之后再亏,把自己也搭进去,但我得找一个合适的理由,那就是说我已经把工资卡给别人,而别人也就是我家的妹夫抵押办养猪场了。这个理由是很充分的。
这个朋友听了,一点儿也没有怀疑,信以为真了。之后,我认为有些不够地道,但一想,现在这个时代不防着点儿怎行。
不久,我听说这个朋友的公司盘活了,他请律师打官司,把应收款回收了,公司重整雄风。为此,我从内心产生自责,觉得卑微,不够朋友。
可就在这个时候,我收到这个朋友的邀请,他要请客,我在被邀请人之中。我去的时候,也收到几个同学的电话,他们也在被邀之中。通过电话,我听说这几个同学也都收到这个朋友的抵押借款的求助,但都是采取很巧妙的理由回绝了,我们在电话里面决定了,一定去参加这个朋友的宴请。
在到了朋友的宴请的地方,也就是城区一家很豪华的包间,朋友格外热情,席间只是喝酒,不谈生意上的事,就是在大家各奔东西分手也没说什么,仅仅只是一次聚会。
我对这个朋友的宴请甚是纳闷,苦苦不得其解。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朋友的公司根本没有倒闭,只是不够景气。
朋友可能是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测试。
可是,也不尽然。所以说这个朋友从我们不曾为他付出抵押的心态中,他从中得出一个道理:有时候求别人,不如求自己!事在人为,靠人不如靠自己。朋友的宴请,是答谢吧。
《防不胜防》
乌有乡出政绩,但就是不出官。
凡是在乌有乡工作的领导,没有一个能进县政府的班子,后来平调到子虚县的一个局,究其原因,乌有乡的干部喜欢告状。书记在位时,大家都不说什么,变着法子巴结,一旦有书记调走的消息,乌有乡风平浪静,可书记刚一走,告状信到了子虚县,很快到了市里的纪检部门。这一招,真厉害,让你防不胜防。
吴德到乌有乡工作三年多,各项各业都有建树,传说这次提县委常委稳操胜券。组织部门的考核座谈全部搞了,就差走马上任了。偏有一纸告状信写到省里,说乌有乡的污染问题,省级新闻媒体,记者 来采访,把这个乌有乡镇的工业曝了光。吴德没有进班子,平调到县财政局当了局长,算是在安排上是不错的。
贾珍书记是个女同志,从县妇联主席的位置上调到乌有乡任书记,实际上是来平稳过渡的,工作时间只有两年,结果一干就是三年,走之前乌有乡就有人上访,说贾珍书记太唯上了,在乌有乡工作的几年中,很少下基层,一有时间就朝子虚县跑。在基层群众中的印象不是很好。子虚县准备提拔她当副县长的,看到这个态势,将她转到市级单位,在市人社局当了副局长,算是曲线救国,级别上去了。可乌有乡的人不依不饶,有几拨人上访到市里,说贾珍书记还有桃色新闻,和县委主要领导有染,这一闹,不可开交了,在子虚县传的沸沸扬扬,后来果真有这事,省里来了巡视组,一查不仅出了作风问题,还查出有经济问题。
乌有乡的书记不好当,没有人来这里。说只有在乡里干部班子中产生。过去乌有乡的书记基本上都是下派的,不从内部选,乡长本来可以接位的,都交流出去了。这次,子虚县来了一个工作组,带队的是县委组织部的王副部长,目的是选一名书记。人选是伍乡长,乌有乡的人,土生土长,一步一步从农村支部书记干上来的。测评考核很顺利,材料报上去了,很快批了。伍乡长成了伍书记,一上任一干就是四年,把乌有乡治理得风调雨顺,各项工作可圈可点,有目共睹。有人分析,伍书记进县委班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偏偏在关键时刻出事了,伍书记有个弟弟叫伍八的,利用哥哥的势力,几乎把乌有乡的工程揽在自己的手中,大家都怒不敢言,在伍书记走之前,有人把信直接寄到了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