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未来将占领世界道德高地(二十六)
作者/三木秉凤
摘自【漫顾世界风云变幻】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中国人习惯将三十年称为一世,将六十年称为一个甲子。中国自古是个重道轻术的国家,重文化轻知识,文以载道,知识包含技术。但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三次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这就是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洋务运动仅仅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新文化运动则是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及反文言”的白话文运动,文化大革命则进一步将中华传统文明扣以“牛鬼蛇神”或“封建迷信及糟粕”的帽子被彻底“横扫”。在传统文化隐退之后,“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西方的知识及“民主与科学”等各类思想主改蜂涌而至。中国百年中在国家道路方向选择上出现了清后徘徊探索、国共路线斗争、苏式社会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阶段。大约1879年到1919年属于中国道路的探索徘徊期,大约从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应属于三民主义影响期,大约1949年到1979年属于毛泽东思想影响期,大约1979到2009年属于邓小平理论影响期。中国的未来应当走向哪里?近一百余年来从主张“君主立宪”向光绪帝到资产阶级代表孙中山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都在探索中国的未来道路走向问题。
而同时代的日本于1854年被美国用舰炮打开大门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但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 走向富国强军后开始学习欧美列强向外扩张,1879年日本强行占领琉球王国并改名为冲绳县,当下大清王朝也“泥菩萨过活”,对于琉球王国发出的求助信息难以顾及了。日本在美国侵略国家危难之时,全民上下同仇敌恺在“明治维新”后富国强兵,大和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清末在政治道路问题上出现三派主张,一是洋务派主张不改变现有政治体制下“师夷制夷”,二是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开展维新变法,三是革命派主张学习法国推翻封建王朝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其中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提出“三民主义”主张的孙中山。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大清王朝的统治,但孙中山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主改并未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残余势力的认同,中国出现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北京割据军阀政府的南北分治。1919年苏维埃“十月革命”的炮火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当时纷乱的旧中国又增加了一条政治路线选择的可能,这就是效仿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随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其实世界历史与现实皆如一盘大棋!我们往往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超然世外又反观世界,历史与现实这幅画卷才愈下明朗清晰。从公元前三千年开始世界的四大文明就在亚洲东西部及地中海周边孕育并逐渐辉煌,而此时的欧洲长期处于以中东(西亚)为中心的跨州帝国的欺压之中。从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几乎各主要民族都轮流称雄世界。
五百年前的欧洲主要由三大民族构成即南欧拉丁人、北欧日耳曼人以及东欧斯达夫人,昔日欧洲处于神权统治时期,不仅愚昧且贫穷落后。当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之后,中国人用于爆竹庆典的火药在西方却变成了战争助胜工具,这就是欧洲列强的炮舰外交。1869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此西方人逐渐将蒸汽机用于火车,轮船,以及机器大生产,欧洲资本主义借助机器的力量开始了跃进式发展,机器代替人力,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代替了小手工业作房,从此欧洲空前解放了生产力,生产效力大大提高。蒸汽机运用于军舰,可以使其代替传统风帆后其吨位奇大无比,载人量和火炮量都远超帆船且不受海洋气候的干扰,这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土地扩张和殖民掠夺提供了物质便利
今日的世界主要由两块大陆构成即美洲大陆和亚非欧大陆,两块大陆之间隔离两块海洋即大西洋和太平洋。西方军事学家马汗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将控制世界”。欧洲是块自然资源相对贫瘠的土地,在欧洲人的眼中非洲的金矿林木、亚洲的陶器丝绸、美洲、澳洲的处女地都深深吸引着他们的淘金热情,而大陆与大陆之间的最便捷的桥梁就是海洋!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到美国就是海权主义的坚定践行者。
从18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到1899年乾隆皇帝去逝,三十年里大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实际处于由盛转衰变化之中,只是这种变化细微无声,人们很难洞察而已。《易经》坤卦曰:“履霜,寒冰至”,东西方的天秤倾斜其实在从英国工业革命之时就已命中注定了。
有人在划分人类社会阶段时将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他们认为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内部分化形成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奴隶主与奴隶,封建主与农仆,企业主与雇工。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土地是人类主要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依生存的物质基础,此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人类的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人类的政治以土地分封及地域管理为主,人类的思想就是主仆思想,皇恩浩荡,万民咸享。当欧洲列国依靠工业革命逐渐走向了机器大生产及贸易国际化的资本主义道路时,国家的主要生产资料已经由土地变成了以货币为代表的资本,而土地,厂房,以及土地上的生产物不过是资本的运作对象而已。然而,欧洲工业大革命并未给闭关锁国的大清王国带来多少冲击,中国此时仍然延续着秦王朝的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郡县管理的封建体制之中。但从近百年人类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看,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因素已经变为资本积累的无限无序之追求。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微信: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