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香山
柳哲
香山,有魂之山,神圣之山,壮哉文化,美哉自然,不愧京都之首山,世界第一山也!香山,山不甚高,有神则灵也!天道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皇家文化、园林文化、寺庙文化、红色文化、八旗文化、慈善文化、多元文化……多少帝皇将相驻足留连,多少文人墨客低吟浅唱,多少慕道之徒程门立雪,多少僧侣道士参禅论道,多少仁人志士魂安此土,多少俊男靓女乐不思蜀,多少中外游客陶醉其间。我到香山如读书!康熙建行宫,乾隆创静宜,他们爱香山入骨髓,二十八景,乾隆一一赋诗,82次驻跸香山,博学多才,勤政为民,修齐治平,心怀天下!
踏入向往已久的皇家园林,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秀美绝伦的山水画卷。巍峨庄严的亭台楼阁,装点着优美迤逦的湖光山色,品种繁多的古老树木,环抱形状各异的假山怪石,曲径通幽处,别有一番情趣。游历仙境,让人平添几分敬畏,路边的花花草草,都会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葛洪大师井边炼丹;明大儒王阳明隐居香山,蓄势待发;乾隆皇帝吟诗作赋;纳兰性德失意彷徨;曹雪芹穷困潦倒做尽《红楼梦》;国父孙中山安厝于碧云寺;李大钊捍卫真理不惜捐躯安眠香山;儒学大师段正元创办道德学社,道济苍生,魂归香山;大慈善家熊希龄抚育孤儿,“裸捐”办慈善;一代伟人毛泽东指挥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客居京城的我,仰慕香山,于2009年元旦,步先贤之后尘,从北大未名湖畔,举家迁居京西香山之麓,转眼十周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耕之余,踏遍香山。香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砖一瓦,都浸染了我无限的深情!
初到香山,足迹遍及山野。晨起在北法海寺山谷中,静坐冥想,思绪联翩,诗兴大发,“满川鸟声起,一谷清风凉”,可谓写实也!“新年始做香山人,柳父结庐为育人”,道出了我迁居香山之初衷。
既然做香山人,就要了解香山。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山的人与事慢慢了然于胸,心灵也得到强烈震撼。民国总理熊希龄裸捐办慈善,创立香山慈幼院,用毕生精力抚养孤儿数以千计,为新中国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才。在熊希龄先生大爱精神的鼓舞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在香山绽放!
我发起成立了香山文化部落,定期举办沙龙讲座,香山文化人一起,品茗论道,探讨香山文化发展方向,参与协助熊希龄纪念活动,做志愿者献爱心……
香山玉皇顶,民国辛亥志士、国民党“一大”代表祁耿寰烈士墓碑,横卧在地,沦为游客的餐桌,垃圾成堆,肆意践踏,触目惊心。我撰文呼吁,引起政府重视,如今修缮一新,足可告慰烈士在天之灵!民国教育家、北师大老校长毛邦伟先生与夫人、北平妇女救济院院长、同盟会会员伍崇敏女士合葬墓,新民晚报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生父吴竹似先生墓,北法海寺大震超地禅师寿藏,抗日烈士康晓东墓等等,无不通过我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得到及时保护与广泛宣传。
避开喧嚣,游走于香山之野山,拥抱自然,心花绽放。我的癖好,不喜浮华热闹,不喜成群结队,不喜攀援名山,独喜一人,孤行野外,无拘无束,自由翱翔。
空旷野山,人迹罕至,投入其中,我行我素。大声喊山,气吞山河,地动山摇;登临绝顶,俯仰天地,对话苍穹;探古寻幽,俯身碑碣,问道先贤;山崖巨石,盘腿打坐,物我两忘……
北法海寺,京西皇家第一古刹,顺治、康熙、乾隆御碑耸立,曹雪芹曾经禅隐之地。如今一片废墟,历史的辉煌,早已灰飞烟灭,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李大钊、朱自清、梅兰芳、萧友梅、段正元、王洛宾、启功、季羡林、张岱年等先哲,长眠于此,知名与不知名的魂灵,都在这里安息!又有谁逃得了死亡之神的追捕?唯有安息这一刻,才是生命的着落!
呜呼哀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声色犬马,过眼烟云。行尸走肉,愧对生命。净心第一,利他至上。生命短暂,大道永恒!喧嚣尘世之外,大山怀抱之中,闲看花开花落,漫观云卷云舒!一呼一吸之间,方显人生本色。
香山如高人,特立万物表!伟人先贤在如诗如画的香山,妙笔绘神州,丹心著春秋!天地存大爱,大道今如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者,天地之中也!香山者,中国之中也!世界文化之冠,香山莫属也!香山文化,红遍世界!未来香山,道德高地,引领全球,群贤毕至,圣人迭出也!新时代,道为己任,民族复兴,世界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