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 弦 月
桑恒昌
袖沾香露
足踏青莲的天女
摘取
发间銀梳
理几片
光的翎羽
燎原
天下
2 济南佛山
桑恒昌
莫说开门见山
坐卧行走
举目便可饱览
起伏颠连
泰山血脉的眷顾
暖情怀壮肝胆
木魚引领
登临
广爱博施的佛山
峰回路转
足踏红莲
每一步
都伴着经卷
每一阶
都结着佛缘
寺院是佛的驿站
佛总在最高处
所以才
一襟怀,抱天下
3 看地图
桑恒昌
没找到
心上的老家
老家却在心上
迅速放大
放大成
一个国家
4 鸣沙山
桑恒昌
这是一座
一团沙围着一粒沙
一粒沙挤着
一堆沙的大山
你听见了吗
听见它们的声音了吗
那不是争吵
不是呛声
而是亲亲地交谈
暖暖的爱语
融合在一起
就是隐声的合唱和交响
每粒沙
都君子一样
大的行囊
是阳光下目光
小的行囊
是自己的心脏
鸣沙山
一个沙的部落
一个沙的民族
也是一个
沙的国度
5 战士的脚
文/桑恒昌
九月底十月初西藏
边防空军雷达阵地,
大雪该封山了吧。
提起青藏高原
风雪便撕扯着天空
扑杀而来
撞疼我周身的骨头
趁它喘息的当口
看看我的双脚
挂在岩壁上的是它
深陷雪窩的是它
大头鞋和坚冰
冻成铁板一块的也是它
我想起了什么
朝胸前顺势一摸
掏出来的
都是战友的脚
这一双被啃成骨头
这一双被嚼成粉末
这一双在病床上
长成血淋淋的植物
我喃喃着他们的名字
捧起一双双脚
用泪水洗过
用目光擦过
又贴心贴肉地
揣进怀里
这样的脚
站在喜马拉雅山上
能感知
地球的份量
6 吻
桑恒昌
我曾用带着
父亲的精血
和母亲乳香的五体
吻过你
我曾用跪拜过
皇天后土
和祖宗先人的双膝
吻过你
我曾用被诗情
和意象反复
叩击过的额头
吻过你
我曾用
始而清澈如水
终而浑浊如汤的目光
吻过你
更多的是
我用半是芒鞋
半是骨刺的双脚
吻着你
大地啊
你的心里
一定珍藏了
我生命的谜底
7 心上人
桑恒昌
你的容颜
在我的心上
一遍一遍地
描摩
纵然从此
再无缘相见
到了天堂
也不会认错
我是你前世的夫君
你是我来世的娘子
今世嘛互射三百箭
放下屠刀一起成佛
8 鹊 桥
桑恒昌
你当然知道
七夕是个什么日子
牛郎织女
天河相会
喜鹊用翅膀
架起一座浮桥
月亮走了
也不必着急
桥畔还有七颗
耿耿不熄的星斗
令人忧虑的倒是
鹊桥若成断桥
长夜怅望长天
听银河涉水的声音
9 七夕雨情
桑恒昌
在七夕门槛之外
在即将到来的時辰
漫天
织起雨丝
越织越密
越织越急
终夜没有停息
那定是
上天用旷世以来
失恋绝情的泪
来人间
垂钓爱情
好续写
郎耕女织的故事
不该动问
老天你还有多少泪呀
更不敢动问
难道真爱都在
生死相望
人神眷顾之中吗
丁酉七夕晨挥就
10 爱 人
桑恒昌
这两个字
最是疼人
是最疼你的那个人
也是你最疼的那个人
不是砸断骨头
连着筋
断了筋腱
连着血脉的人
却是比知已知音知心
知之更深的人
那是两个
撕不开的灵魂
桑恒昌《木魚之一》
不挖净胸中尘俗
纵然佛来执槌
也断无
空谷清音
桑恒昌《木魚之二》
遁入佛门
并非就是出家
却知道佛不语
而佛语遍天下
桑恒昌《木魚之三》
心如木鱼
没日没夜地敲打
你还有多少慈悲
我的佛啊
桑恒昌《木魚之四》
敲穿多少木鱼
也未醒来一个菩萨
既然已经灵魂了
何必再去血肉一番
桑恒昌《木魚之五》
剃度之后
破了什么戒规
纵然被敲穿
仍有赎不完的罪
桑恒昌《木魚之六》
木鱼响起
众僧倾听
一声声
都是无字的经
桑恒昌《木魚之七》
和着木鱼的节拍
心燃成香火
祈祷还未出口
早已是泪眼婆娑
桑恒昌《木魚之八》
纵然敲着自己的伤
敲着自己的疼
佛前的木鱼
也要为你诵经
桑恒昌《木魚之九》
没有肝胆人生
哪来血泪文章
桑恒昌诗句
如果我是陀螺
我会分开身去
把一半拧成鞭子
抽打另一半的自己
桑恒昌《陀螺》
人用一年的時间去生
却有一生的時间去死
出生時攥着地狱的钥匙
却总想打开天堂的大门
桑恒昌诗句
诗是从心里疼出来
在心上生长的文字
桑恒昌诗句
诗人简介
桑恒昌,男,山东武城人,1941年出生;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原《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技术职称:编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
出版诗集十三部,其代表性著作有:《低垂的太阳》《桑恒昌抒情诗选》《爱之痛》《桑恒昌怀亲诗集》《灵魂的酒与辉煌的泪》《年轮 . 月轮 . 日轮》《听听岁月》以及《来自黄河的诗》(中德对照)。诗作入编200多种选集和选本;120多首诗作被翻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并在国外结集出版。评论其作品的文章计178篇,另有两部专著《桑恒昌论》和《桑恒昌诗歌欣赏》。
曾应邀以诗人的身份出访德国、越南等国家。
桑恒昌在德州有个人文学馆,是如今著名的中国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