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竹心向阳
文/萧复唐
今作此文,源于感动……
一九七五年,湖北荆州监利县桥市镇三岔村诞生了一名男婴。他排行老四,父母给他取名朱乐新。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因家庭贫寒,加之人口多,一家人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雪上加霜的是,朱乐新天生驼背,又经常气喘吁吁,嘴角常流涎水。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人常言苍天有情,情之安在哉?
我想象不出,他的父母是怎样艰难地把五个孩子拉扯大的。我想,这几十年来,他们应该经历了常人难遇的经历;忍受了常人难忍的苦难吧!
现在,他父亲已年迈,常年累月患着胃病,已经在医院做了两次胃穿孔手术,医生说不能干重活。母亲也是年老体衰,风烛残年,哮喘病时常发作。病发时则上气不接下气,生活难以自理。他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已出嫁,都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一般。只有他,因身体上的残疾,就业不成,世间也没有那个女人看得上他,至今孑然一身。他只能依偎在父母的身旁,一家三口仅靠四余亩的田地来维持生计,再无其它经济来源。
然而,朱乐新先生虽然身体残疾,却有着无上大爱,常怀赤子之心。离村子较近的另一个村里,有一位残疾人士,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身体部分溃烂,生活不能自理,昼夜卧病在床两年有余。朱乐新得知后,不辞劳苦,经常步行前去慰问。远处有一位残疾人士,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当他得知后,立即从平时省吃俭用的钱中拿出三百元,不畏路远,赶往那位残疾人士的家中进行慰问。
啊!朱乐新先生不仅忍受了命运的不公,还常怀感恩之心,无私地帮助其他同病相怜的残疾人士。这种“自苦不言,人苦我悲”的崇高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想起伟大诗人杜甫,他于战乱中流离失所,最后在亲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盖了一间茅草房。可是,在那样困苦的境遇中,他还想着“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替天下寒士担忧 。现在,朱乐新先生和杜甫的精神不是同样熠熠生辉吗?
哎!人常言世俗多苦,但我相信人间有情。我希望有能力有条件的豪杰之士,能慷慨解囊,帮帮像朱乐新这样的残疾人士。我相信,上天赋予了我们健康的身体,也同样赋予了我们健康的灵魂。虽然朱乐新先生就像一根枯竹,但他的心里,永远向着太阳。
2019.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