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不许有食物
江东旭
著名华人作家刘墉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同时也是个丹青妙手。
2019年4月的一天,天气晴朗,刘墉先生一大早就到离住处不远的一个花市,买回一盆开得正盛的紫藤,并将其搬进画室。正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原来是有人找他去处理一些事情。待刘墉先生办完事回到家中时,时间已是下午。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回到自己的画室,铺开画布,拿起画笔,对着那盆紫藤开始写生。在他看来,花不等人,虽然此时紫藤还是一树繁花,也许到了明天就只剩满地残红了。
这时,上小学的孙女放学回来了。刘墉先生一向很喜欢她,爷孙俩的感情很好。看见爷爷在作画,小孙女也兴致勃勃地跑来欣赏。刘墉先生向来是同意孙女站在一旁看自己作画的,但规定必须保持安静。孙女知道爷爷的规矩,此时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不过,也许是饿了,她的手里拿着一块准备吃掉的金黄酥松的蛋糕。一股淡淡的香味儿飘进了鼻孔,刘墉先生不禁皱了皱眉头。
他说:“孩子,爷爷忘记告诉你了,画室里不准带食物进来。如果你要看,就把糕点放在外面;如果饿了,就吃好了再进来。”
“爷爷,为什么不能带食物进来?我不吵不闹,也没有影响您画画啊。”孙女疑惑地问。
“孩子,你带着食物进来,食物的香味会扰乱绘画人的思绪。你看爷爷的画室里什么时候有过一块点心或一杯饮料呢?”刘墉先生耐心地向孙女解释:“即使它们没有影响到人的心绪,也不能带进来。所有与工作无关的东西,都不能带进工作的地方。”
“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一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一个画家要敬业,做一名观众要敬业,做任何事先要敬业。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小孙女虽然不能很深刻地领会这番话的含义,但还是信服地点点头。她跑出去把糕点放在外面,然后回到画室,认真地看刘墉先生用画笔在画布上庄敬地勾勒涂抹。
《释名》中说:“敬,警也,恒自肃警也。”刘墉先生推崇做任何事情都要“敬”字当先,以至于画室里不许带进任何食物。因为敬业,所以不轻浮,不苟且,孜孜矻矻,自重自律。也许这正是刘墉先生以及像他这样的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