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沈静公益国学读经班,我说沈静,感恩大家每天和我一起学习《论语》,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有子说的话,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是孔子的大弟子,这在前面也介绍过了,他说“礼”的作用,用出来的时候,要和为贵,以和为贵。“礼”虽然是有种种规定,讲规距,但是在要用这个“礼”的时候,要讲究一个“和”字。

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指的就是在这以前,孔子、有子这个时候是春秋时代,春秋时代还是周家的天下,但是这个时候是东周了。东周以前是西周,西周开国的天子是武王,武王的父亲是文王,这就是先王。
从自古到春秋这个时候,讲到先王之道,用礼,礼用出来的时候,要讲这个和字,所以先王之道,斯为美。礼用和,以这个为美,美就是美好的一种功用。
下面这两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情,由之,都用和的话,还有些行不通的。有所不行,也有一些行不通的,不能够这么作。
礼用出来要用和,先王之道,斯为美,这两句话赞美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意思就是说,无论小事大事,都用这个礼而不用和,这样办事情,有时候办不好而行不通。你办事情,总之不是一个人办的,总要很多人帮忙。对于这些人,你完全只讲规距,很严格的讲规矩,不讲和气的话,事情就办不好。
但是讲规矩的时候,你要待你的部下,待你的员工,都要用和气,让大家感到一团和气,才能够把事情办得好。
自古以来,领导要领导人心,作君主的话,领导朝廷里大小臣子领导他们的心,让他的心来服从你,敬佩你,那你就要讲和气了。
一个团体的老板也是如此,你待员工,你不能说,你拿了我的薪水,你必须按照我的规定来做事情。不错啊,他拿了你的薪水,拿你的工资,当然要按照你的规定来办事。但是你不讲和谐,你没有使他心悦诚服的,来敬佩你的话,他就只能按照你的规矩,规定来办事情。规定以外,他就不会额外的来付出他的劳力。
下面,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就是在照应这一段。你知道和这样可贵,和既是这样可贵,你待人要带他的心理,让他从心里面对于你,都会敬佩、服从你。
可是呢?知和而和,一切都讲和谐,不以礼节之,不以就是不用,不用礼来节制来限制的话,亦不可行也,这也是不可行的。你专门用和,不用规矩来做一个节制的话,也不可行。
就拿一个君主在朝廷里上朝来讲,他规定什么时候上朝,规定什么时候退朝,下班,这就是礼,有个规矩。你如果是只讲和,朝廷里那些臣子随时,没有时间限制,随时来、随时去,这就是不用礼来节制的话,这就乱了。
虽然是君臣一团和气,一团和气是不错,你在上朝的时间,没有一个节制,没有一个时间规定的话,那就乱了,所以说亦不可行也。其它民间一切的团体,一切的领导也是这个道理。
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中道 不能偏。偏什么呢?专门用礼而不讲和气,就偏了。专门讲和谐而不用礼,也偏了。两边都不偏,讲究中道。这就是对这句话的全面理解。
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