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麦健华
题记:本文中的男女青年,昔日,大家情同姐妹、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因故分别二十多年。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穿越时空、回忆往事、记忆忧新、历历在目 。
那年一一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企业体制改革之风 吹佛中华大地
在这个阳光灿烂、枯木逢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我与妙娜、惠文、婷凤、颖梨、文辉等几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带上简单的行李
骑着自行车
高高兴兴地从城乡 从四面八方来到县城供销系统上班
在同一战壕上
努力学习
共同进步
同甘共苦
并肩作战
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
毫不畏惧
团结一致
迎难而上
攻刻难关
出色完成会计核算、监督、分析、分配、管理工作......
任劳任怨
兢兢业业
当家理财
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获得“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干、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为企业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那年一一
我们这几个靑涩、年少气盛的青年男女
乘着春风
沐浴阳光
带着人生追求目标和理想
满怀信心
满怀希望
有共同语言
而走在一起
彼此
情同姐妹
情同手足
亲密无间
成为良朋好友!
历史快车
驶进九十年代
我上调到上级行政事业机关工作
先后担任副股长 股长 党委委员 副科级干部......
惠文、妙娜两位移居海外
婷风迁居市外
文辉、颖梨两位在改革洪流中下岗
自此之后
各奔东西 杳无音讯
当历史快车
进入新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取得令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
国富民强
交通 能源 通讯发达
我们通过微信万能朋友圈
幸运地寻找到失联多年的朋友
彼此倾诉几天几夜
那开心、快乐的笑声弥漫天地之间!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岁月如歌
当年的妙龄少女、黄毛小子
如今
人到中年
各有千秋
事业有成
家庭和睦
幸福美满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
难以忘怀
定会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麦健华,男,广东省台山市人,系博士、会计师、会计专家、西安国际商务进修学院会计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诗人、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文艺学会理事、中华教育报刊社总编辑、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台山市文艺评论协会会长、台山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台山市立信会计教育兼五邑大学台山教学点校长等。他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已为社会培养初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数以万计,以及国民高等教育专科、本科毕业生1000多人,为实现我国科教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被国家有关部门单位授予“中国职业教育终身成就奖”“中国百强职校优秀校长”“全国杰出贡献人物”“个人诚信奖”“全国人文科学名家”"中国行业影响力人物"等光荣称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题材的文章2000篇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网》《中国网络诗歌》等互联网,以及《世界文艺》《中国诗》《作家报》巜羲之书画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在《中国人文科学》《中国商业会计》《中国供销会计》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社会科学研究论》《企业经济管理》《会计基础必读》《会计主管必读》《论文集》等财经类着作五十多部,文学着作四部;有100多篇诗歌、散文、小说、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并获得中国新诗百年城市文学100位影响力诗人奖等。其业绩收入《世界名人录》《创新中国的时代先锋》《引领时代的中国学者 》《中国当代文艺领军人物大辞典》《中国文化艺术人物年鉴》《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等名录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