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丝天洞》
第十四章 阴沉木棺椁(1)
作者:苏嘉鸿
主播:梦锁清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大胡子为什么要找火灵匣?难道他要开启鬼洞,释放出十万鬼兵?如果真是这样,他又有什么意图呢?
为了试探他的口风,我假装十分惊讶的说道:“原来这火灵匣如此神奇?莫不是大哥您打算找到火灵匣开启鬼洞?”
大胡子咧嘴笑着说:“他娘的,我脑子又没有坏掉,开它干啥子呦?”
我紧接着追问道:“那你找火灵匣做什么呢?”
大胡子说得兴起,刚要开口回答,一旁的年轻人不耐烦的嚷嚷着:“二哥,和他费什么话,赶紧解决他们,免得耽误时间,阿布那老东西还等着咱们的货呢,要是延误交货日期,不但砸了咱们土夫子的招牌,那花花绿绿的票子也没了!”
大胡子一拍脑门,点头道:“他娘的,可不是嘛,让这伢子给我绕迷糊了呦,耽误咋们这么长时间,老三,你靠点边,老子这就送他们上路。”说着,抬枪就对准了我。
我的心狂跳不止,冷汗顺着鬓角流了下来,我心说,他妈的,与其束手待毙还不如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那样兴许还有一线生机。想到这里,我偷偷的把手伸进包里,握住工兵铲,想要出其不意当暗器砸过去。
就在这时,大胡子身边那个一直默不作声的老头伸手把大胡子的枪压了下去。一双细长的三角眼冷冷的盯着我们,眼神就像针尖一样看得我浑身发毛。
老头摸了摸颌下几根稀疏的黄毛,阴鸷的说:“老二,稍安勿躁,这几个人杀不得!”
这老头虽然只是轻轻说出这几句话,但对于大胡子来说就像听到圣旨一样,他把枪垂下,恭敬又诧异的问:“那大哥的意思是……要放走他们?”
那个年轻人一听,急切的说:“这几个人不能放走,万一泄了风口,咱们兄弟的脑瓜瓢都保不住!”
老头摆摆手,诡笑着:“我可不是要放他们走,这九丝阴冢里看似平静,其实暗藏玄机,现在有了这几个人,咱们兄弟就可以不用涉险,坐收渔利啊!”
大胡子瞪着眼睛,一副迷茫不解的样子。那个年轻的扭头瞅着老头也笑着说:“大哥不愧是大哥,这主意妙啊,就让他们给咱们当开路先锋好了!”
我听在耳里,心里忧喜参半,喜的是我们可以暂时保住性命,可以找机会逃脱。忧的是这里如果真如老头所说的暗藏危机,那么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眼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见机行事了!
我朝刘教授和二丫使了个眼色,暗示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刘教授和二丫都轻轻的点了点头。
因为和黄毛子接触的多了,又有疯三爷的熏陶,关于盗墓这个行业我也了解很多,从他们的对话提到的土夫子和身上装备,我已经猜测出这帮人的身份来。
土夫子就是对古代长沙卖黄泥为生者的俗称,夫子出身贫贱,没有文化。但也行行出状元。黄泥中的上品——“糯米泥”是长沙唐宋土坑墓葬里的回填土。为此,很多“土夫子”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最初偶然挖到了一些唐宋墓葬中的随葬品,卖给古董商,换几升米,几个小钱。但偶尔有一些古器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土夫子们见有利可图,于是就以盗掘古墓为职业。慢慢地也开始不去卖黄泥巴,干脆以盗墓为生。解放前的“土夫子”曾经结成团伙,他们与境外的古董商之间,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眼下的这几个人应当就是受人雇佣,来这里盗掘所谓的火灵匣的土夫子。
这时老头抬眼皮看了看右侧的黑色石塔,对年轻人说:“三儿,你觉得那大祭司的棺椁会不会在这石塔里?”
年轻人赶紧恭敬的回答道:“根据大哥传授的望、闻、问、切四字诀中的切字决来判断,大祭司以地下溶洞为冢,这石塔位置正是风穴之位,也应八八六十四卦中龙盘艮坎冲虚之说,所以我觉得这棺椁必定在石塔之中。”
老头微笑着点点头,说:“不错,看来三儿已经算是初窥门径了。”接着他又看看大胡子,笑容收敛起来,一字一顿的道:“老二,你跟我时间也不短了,到现在连寻龙之法的皮毛都未学全,更别谈定穴之术了,照你这个学法,咱们土夫子的本领恐怕就要失传了,干什么事情都要用心,知道吗?”
大胡子挠挠头,不敢正眼去看那老头,低着头含糊的答应着。
老头没有继续训诫下去,转过脸对我说:“小伙子,能在这里相会,看来我们很有缘啊,今天就有劳几位了!”说着,用手指了指石塔。
我心里对这个老头子极其的厌恶,若不是忌惮大胡子手里的枪,我早就冲过去给他两个大耳光了。这家伙假做斯文的的样子,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老狐狸。
我明白他的意思,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转身朝石塔走去,二丫跟在我身后,刘教授倔强的不想走,被大胡子连推带搡的好悬没跌倒,无奈只好也跟着走了过去。
黑色条石搭建的石塔很高,但是并不太陡,石条之间虽然都有缝隙,却看不清里面。石条黑的发亮,表面光滑无比,和外面的那块黑色巨石的材质很像,我估计也可能是用坠落的陨石加工而成的。
我们从下而上,不一会的功夫便爬到了顶上,石塔的顶部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大概能有三间房的大小,平台中间横放着一个类似原木的巨大黑色物体。
我登上平台,环顾周围,除了这黑色物体再空无一物,显得十分突兀。
不一会,老头他们押着刘教授和二丫也都上来了。老头小心翼翼地绕着黑色物体走了一圈,眯着眼睛思索了一阵之后,对年轻人说:“三儿,知道这是什么吗?”
年轻人摸摸木身,脸上隐现出一丝诧异说:“看这似石似木的质地,难道是万年阴沉木!”
老头子哈哈笑道:“因乘天地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乃万木之灵,灵木之尊的就是这万年阴沉木,如此巨大的乌木,我还是头一次见过,没想到僰族的大祭司竟有这样的排场,用这么金贵的东西做棺椁!”
听他们两个这么说,我才知道眼前这横在石塔上的东西居然是传说中的乌木,乌木又叫做阴沉木,阴沉木由于其一般浑身乌黑,所以四川那边一般就形象称为“乌木”。
这时,老头子又说道:“等交完火灵匣的货,回头咱们再进来把这棵木头弄出去,价值绝不低于那匣子,咱们兄弟这次可是摸到宝贝啦!”
大胡子一听,双眼冒光,也跑过去摸那阴沉木。谁知,他的手刚碰上就激灵一下收了回来,怪叫着:“姥姥的,啥劳什子?冰得很哦!”
年轻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讥笑他说:“二哥难道没听说,阴沉木这东西埋在地下越久就越凉嘛?用阴沉木做棺椁可以保持尸身不腐,这你都不知道吗?”
大胡子满脸通红,讪讪的说:“三儿,你还不知道你二哥咯,让我打打杀杀还行,这些本本上滴东西,我看了就头疼哦!”
老头在旁边冷哼了一声,没有吱声。迈步走到阴沉木跟前,仔细地端详了半天说:“这木头被一冲为二,估计是将中间掏空,放置尸首的。这中间有一条缝隙,从这撬开,就可以把这乌木棺开启了!”
那个被叫做三儿的年轻人赶忙走过去,也仔细看了看,然后摘下探阴爪就要从缝隙中插进去。那老头一伸手拦住他,斜着眼睛又看了看我说:“三儿,把爪子交给这个兄弟。”说完,朝我抬了抬下巴。

苏嘉鸿 曾用笔名漠漠弘尘, 喜爱写作及诵读,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北风》、《古墓秘事》、《夜袭老三屯》、《天下魍魉传》、《古堡枪声》、《反恐大队》。诗歌、散文《那一抹离殇》、《桃花散》等,先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在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荣获二等奖,哈尔滨市区比赛一等奖等很多奖项。希望用声音走进灵魂,用笔下的故事打动心灵。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