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五十载 今日喜相逢
――战友聚会记行

文/武秦生
和煦的春风送来了暖意,绽放的牡丹送来了花香,分别五十年的战友通过微信和电话互诉情感,诚邀河南籍的战友到当年驻地四川乐山相聚,四川乐山不但有我们当年的军营,更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那里曾经有我们的足迹和汗水,有我们的留恋和情结,几个战友经过商议,《探望军营回返第二故乡乐山行之旅》就这样启动了。
银白色的飞机载着老兵的梦想,载着归心似箭的思念,从洛阳飞向成都。我们都是第一次乘飞机,充满了好奇和欢心,不时通过舷窗向外观望。刚起飞时天气晴朗,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蔚蓝的天空上飘浮的白云,耀眼的阳光照在机翼上,机翼顶端的信号灯一闪一闪,向下望到地面的景物慢慢移动,非常平稳和舒适。飞机持续爬高,冲破一片云雾,在一望无际的白絮般的云海上空飞行,上面竟是碧蓝碧蓝的天空,纯静的象一块一望无际的蓝色玻璃,使人联想升到了太空一般,每排座椅对面上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飞行高度,抬头一看,哇!海拔8106米,外部温度-23攝氏度,可是舱内并没有寒冷的感觉,飞机时速739千米,也没有飞驰电摩的快速感觉,飞机简直象没有运动一样。耳朵有点闷,象塞进了一团棉花把声音隔在外面,虽然仍能互相说话交流语言,但明显感觉对方声音很小。距离成都157公里,海拔高度2652米,外部温度8攝氏度,飞机从云端俯冲进入云层,机身有点颠波,空姐提醒系好安全带,是因为气流的作用不必惊慌,果然外边大雨淋漓,一直等到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仍下着大雨。迎接我们的战友早在机场外面等候,因为在飞机飞行时,手机处于飞行模式,电话打不进来,听到战友焦急而亲切的语音,我们非常高兴,分别近五十年的战友马上就要见面了!打开舱门走下舷梯,激情的心情催促着脚步。在候机大厅出口傍,很多人都在栏杆外边招呼出站的人们,我们的战友一眼就认出了我们四人,呼叫着名字迎了过来,一双双热手握在一起,眼晴滚动着泪花,哽咽的说不出话。真挚的情感,永恒的友谊,把我们紧紧抱在一起。
老战友早给我们在成都安排好了住宿酒店,当我们走进大厅时,一位老人从沙发上站起来,看着我们眼神惊愕,原来他是在这里等候我们多时的连指导员,银白的头发,蹒跚的脚步,语速不快不慢的四川话,仍然是风趣而幽默。在接风宴会上,他竟然表示内疚,说在部队时政治思想工作做的不够,没有给我们更多的教育与培养,多么好的党的干部!离开部队这么多年,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工作,是啊!这是党交给他的任务,他始终把党放在心里,把任务放在心里,退伍不退色,永远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正是每个退伍军人的心声,它将汇成巨大的洪流,释放出无限的正能量。
老连长是从一百多里外的崇州市区赶到成都的,他和老伴在我们相约的地铁口等了两个多小时,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心急。老连长已经八十一岁了,虽然背有点陀,但精神尚好,身高比以前至少矮了五厘米,他一一叫着我们的名字,热泪盈眶。我再也看不到五十年前连长的形象,看不到飒爽英姿肩挎手枪的军人标准姿态,看不到操场上骄捷如飞的篮球健将,看不到助民劳动时肩挑重担送公粮时铿锵步伐,看不到节日连队会餐时你亲自掌勺给我们做出的佳肴,看不到师部会操时各连队拉歌你那鼓舞士气挥动的手臂,看不到我们去605厂救火时你身先士卒脱衣奋战满面灰烬的面容,看不到训练归来你做的捞糟汤里的鸡蛋荷包,看不到你和战士谈心交心鼓励进步的动人情景,看不到,再也看不到了。宴会期间通过微信视频通话,向全国各地的战友问好,有北京的,有兰州的,还有重庆的,看着他们苍老的面容,听着他们熟悉的口音,我们百感交集,是喜悦还是感叹,是幻觉还是现实,这个时间走的太快了,这个世界变化的太快了。离别时老连长呆呆地站在那里不肯走开,他给我们倾泻了无尽的关怀和爱护,他给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当我回头的一瞬间,看到老连长用手臂揉着眼睛,我赶紧跑回去,握着他的手,连声嘱咐多多保重,我哭了,老连长也哭了。
我们离开成都乘高铁前往峨眉山,因为乐山离峨眉山不远,当年部队拉练多次经过峨眉山,有一段不解的情结。蜿蜒曲折的红石抬阶,经过幽静的原始森林直上山顶,沿途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些虔诚的香客一步一跪,人群中有年轻男女,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能碰到有抬滑竿上山的,有时拥挤不堪,而有时却游人三三两两。金顶上海拔3099米,一会儿云雾飘渺如仙境一般,一会儿露出蓝天阳光灿烂。普贤菩薩的金面塑身十面佛高耸入云,游客们奉若神明,纷纷跪地焚香叩拜,他们在寻找信仰,在乞求幸福,而我们却直立叉腰拍照留念。万树花开因地暖,千江月现为波清,善因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神明,她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不忘初心民族复兴,改革开放富民强国,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靠我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靠我们摞起袖子拼命干。
下山的道路一样崎岖婉蜒,而且膝盖感到顿压的疼痛,在半山腰有一片平台供游客休息,我们坐在石凳上喝了一口水,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唱段,四个老兵站成一排,齐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过路的游客纷纷伸出拇指为我们点赞,我们越唱越兴奋,完全忘记了疲劳和乏困,又一曲《打靶归来》和《我是一个兵》,更引来大家的阵阵喝彩,是啊,我们都是古稀之年的人啦,我们的精神面貌和体魄,怎不引起年轻人的羡慕呢!激情又浑厚的歌声在山间回荡,它使我们想到了很多往事,深情又嘹亮的歌声传的很远,它使我们又回到了那火红的年代。
下了峨眉山直奔乐山,坐601公交车只花五元钱就可以到大佛寺,依山而建的乐山大佛高达71米,气势伟岸而端庄,湍急的三条江水汇流到大佛脚下,深不可测而且水面极宽,这原本是李冰父子带领民众为镇水患消灾而作,如今是游览胜地,我们算是故地重游了,因为当年师部医院就在大佛寺,几乎每个战士都要来过几次,没想到分别五十年的今天,我们又回来了。当年去大佛寺要乘轮渡,如今虽然有青衣江岷江大渡河环绕乐山,但修建的五座大桥连通东西南北,当年火车只达夾江,如今高铁也修到了乐山,原来的连队驻地也变了样,所住的营房大楼拆除了,只留下两棵国家保护珍贵树种樟树的高大身躯。变了,一切都变了,变的更加新颖更加美好。
完成了朝思暮想的军营之旅,返程到成都,又和老战友聚在一起,相互之间有聊不尽的往事,有话不尽的友情,直到把我们送上飞机,电话声声不断,我们恳切盼望各地的老战友来河南到洛阳玩,真挚的友情,永远的记忆,将情同手足的战友紧紧连在一起,再见了,美丽的四川,美丽的成都,美丽的乐山,我的亲密战友,祝你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再见!再见!

写于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