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村幸子》投稿
作者:蒋成才
七年前的夏天,我去了亮马桥附近的一家物业公司应聘。一个院子里,粉红色的大厦拔地而起。很安静。第一天,主管带着我在小区里走了一圈,熟悉环境。我跟在他身后,听他侃侃而谈——
这座楼总共二十七层,是日本人专用的公寓,所有的住户都是日本人,有商人,留学生,日语老师,还有日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亲属。公寓前台的客服,都会日语,负责日常接待,和处理住户的生活难题。你来了之后,每天上午和下午,负责楼上楼下巡视一遍,检查消防设施,安全逃生通道的门,楼道内有没有垃圾,有没有可疑人物出现等等。还有大厦的监控,消防火警。下午两三点钟左右,你协助前台客服,把住户干洗的衣物送回去——因为大厦每家每户的备用钥匙,都在你那里……

“我不会日语怎么办?”我问。
主管笑了,“你太小看这里的日本人了,他们几乎都会中文,沟通上无障碍。如果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你直接报给前台客服就行,由他们处理。”
我郑重点头。这座大厦格局规整,每层六个住户。于是,我的工作开始了。每天负责监控,安全巡查,消防火警。赶上六日,早晨八点左右,会有中巴车停进院子,载着日本男女老幼去附近商场购物娱乐,下午再送回来。我很少和日本人打交道,一是不会日语,第二,内心感觉不是很亲切,就好像与他们之间有道无形的沟壑。
半个月后,一个星期天。下午四点钟,前台打来电话,让我拿备用钥匙,给楼上住户送回干洗的衣物。总共有三十多家的衣物,我和前台小伙子分工合作,他负责1——15层,我负责16——27层。那些干洗的衣物都标注有姓名和房间号码,我们先敲门,假如屋内没有人,会拿备用钥匙开门,把衣物放在屋内,然后出去把门锁上。
一个多小时后,我已经气喘吁吁了。只剩下最后一家住户的——2505房间。楼道里很安静,休息日都出去逛商场了。找准房间号,看了看衣物上的标签,我站在门口,小心翼翼用手指敲了几下门:“屋里有人吗……”
喊了几声,没有回应。我用备用钥匙轻轻开了门。屋里很整洁,中间摆着白色的大沙发,冰箱,书桌,墙壁边有一个书柜,里面整整齐齐摆着一排排书籍。洁白的地板砖一尘不染。门的对面是一扇很大的落地窗,同样洁白的窗帘遮挡了阳光。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想必是空气清新剂吧。我想。
我脱下鞋子,踩着地板砖,把衣物轻放在沙发上。环顾了一下四周,转身离去,身后突然发出一个声音:“您好——”
我吓得一惊,连忙转身。白色的落地窗帘后,露出一个笑脸。是个女孩,看见我灵魂未定的样子,她格格笑起来:“吓着您了吧……”
我顿时面红耳赤。“不,没……没有。我是来送衣服的。我敲门,没有回应,以为屋里没有人,所以……”
“我知道。”她用生硬的中文说。“是中村先生的衣服吗?”
“是的。”我点头。
“对的,那是我父亲。”她用手拉开了窗帘。我这才发现,她坐在轮椅上。大概有十四五岁吧,修剪的整整齐齐的短发,穿着一袭粉色的裙子,窗外的金色阳光,洒在她清秀的脸庞上。“我父亲去工作了,还没有回来。”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中川先生没休息吗?”我说。“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商场了。”
她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是的,我父亲在商场工作,华堂商场,您听说过吗?”
“知道,是日本人开的商场。”
她有些自豪,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我父亲是华堂商场的高级经理。很忙。”
“喔。”我感觉气氛有些压抑,想说些告辞的话。
“能帮我一个忙吗?”她说。
“当然可以。”
她从窗帘后递来一个蓝色的喷洒壶,“帮我从厨房里接点水,我需要给我的文竹浇水。我的腿不方便,不能走路,谢谢你。”
我这才注意到,落地窗帘后,她的轮椅边,有一小盆翠绿的文竹,盛开的意气风发,花盆边还有一把小剪刀。她似乎刚才在修剪文竹的枝叶。
我接过壶,从旁边厨房水龙头接了水,递给她。“谢谢,非常感谢。”她说。“我曾经在日本学过一年中文,那是在我父亲来中国工作之前,不知道说的好不好,你能够听懂吗?”
我连忙点头,“听得懂,没问题,你说的很好。”突然间,我感觉这个表面阳光灿烂的女孩,内心隐藏了巨大的孤独。“你不能走路吗?”
“是的。”她指了指沙发。“坐吧。很久以来,我已经没有和任何人交流了。”
“不不,那很不方便,待会我还要去工作。我就在楼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你随时可以打电话。”我说。

她低头沉思片刻,很落寞。“好吧……我是中村先生的女儿,中村幸子,十五岁。来自日本北海道。我出生时早产,现在有后遗症,不能走路,只能呆在轮椅上。”
“休息的时候,你父亲不带你上街吗?”我说。
她抬头看着我,咬着嘴唇,眼角有泪光闪烁。“不,我父亲很忙。商场里很多事情等待他处理。小时候,母亲还活着,会经常带我去逛街,去田野里看花儿,给我讲故事,但是,后来她去世了。”
我一时手足无措。“喔,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些问题。你母亲去世了吗?”
“是的,五岁时母亲得了癌症去世。从此只有父亲陪伴我,父亲经常酗酒,喝醉了回来又叫又骂。我知道他很痛苦,压力很大……”她几乎要呜咽了。看得出,一股子委屈压抑心底很久了。我没有打断她。我知道那是不道德的,她难得找一个人敞开心扉倾诉。
“后来,我的继母来到这个家庭。”
她指了指书桌上一帧相框。借着窗外的阳光,我看见了,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和一个穿着和服的女子,一个小男孩在花丛里相拥而笑。“那是我的父亲,继母和弟弟。那个相框里唯独没有我。也许我的照片只有和妈妈在一起,可是,她去世了,我是没有资格出现的。”
我心里五味杂陈,“他们对你不好吗?”
她两只手推着轮椅的轮椅,到书桌前,打开一个抽屉,从一个红色的小包里取出一个相册,打开笑了,递给我:“这是我和妈妈的合影。”

我接过来,一张显得陈旧的黑白照片里,一个灿烂笑容的女人,高高举起一个年幼的婴儿。我想,她的母亲当时是非常幸福的。我把相册合上,递给她。她又小心翼翼放回抽屉。
“刚开始,继母很喜欢我,可是有了弟弟之后,继母和父亲对我的态度改变了,他们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弟弟一个孩子。逛商场,去游乐园,甚至父亲参加朋友同事的聚会,也不会带我去,说……说我走路不方便,去了会丢人。我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从没有出过门口。我也知道,给父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痛苦。但是我不会走路,又能怎样让父亲摆脱烦恼呢?”她仰起脸,目光空洞的盯着天花板,似乎在自言自语。那表情,和她天真无邪的年龄,极不相称。很久,很久,她收回目光,歉意的笑笑:“对不起,打搅你的时间了,因为我很久没和别人说话了。”
“不不,没有打搅……”我郑重的看着她。“我就在楼下办公,有什么需要帮忙,你可以随时打电话。”我把电话写在纸条上,递给她,轻轻走了。走进电梯,一串莫名的热泪滚上脸颊。
中村幸子的出现,改变了我对日本人的看法。以往的历史中,似乎只有对战争,大屠杀的反感,仇恨。似乎,她是我心目中唯一例外的日本人吧……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经常站在院子里,抬头往楼上看。能够看得见中村幸子的落地窗,甚至白色的窗帘。我知道她在屋里,因为无论监控里,还是院子里,从没见过中村幸子的身影。她永远躲在别人的视线外,躲在一个远离世界的灰色的空间里。偶尔在傍晚时分,会看见中村先生夹着公文包,疲惫的走进电梯,或者早晨会看见继母带着儿子坐上去学校的专车。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妻子抱着女儿喂奶粉,意味深长的看着我:“这段时间,你工作很积极呀,以前上班时间总是拖延几分钟,现在天不亮就急着往外跑,是不是单位有啥让你放不下?”
我抱着女儿笑:“你又多心了,迟到了要罚钱的。”女儿在我怀里格格的笑。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冷落了她,她会不会像中村幸子那样落寞?一定会的。
以后,每次去楼上送衣服,我总是和同事分工,他送1——15层,我送16——27层。每次到了2505房间门口,只需轻叩两下门,中村幸子会摇着轮椅主动来开门。我自然把衣服放在沙发上,陪她聊会天,当然我会刻意避免谈到她伤心的话题——家庭,父亲……
她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古代帝王的历史故事。我会拣书上看过的,讲给她听。她坐在落地窗后的轮椅上,捧着脸颊,听得津津有味,听不懂的成语,她会不厌其烦的问。她喜欢汉字,可是在纸上乱画一通,没一个像样的,歪歪扭扭,然后很沮丧。临走时,我会把喷洒壶接上水,给那盆文竹浇水,教她怎样修剪出黄山松的造型。

“我喜欢这盆文竹。它陪伴我一年了。它很坚强,修剪掉枝叶,很快就会长出新的来。”
“你,一定很幸福吧。”有天,她忽然歪着脑袋问。
“我?不,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我母亲没有去世,和我父亲离婚了,我再也没见过她。后来,也是继母来到这个家庭,她没有和我父亲生孩子,但是她带来一个儿子,和我感情很好。”
“喔,你家里也是继母?她对你好吗?”
我点头。是的,继母对我很好。
她沉思:“以前继母对我也很好,但是我不能走路,拖累她,她讨厌我了。这不怪她。”她说着快要哭了。我赶紧转移她的话题。我们似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你会离开中国,回到日本吗?”我问她。
她沉吟片刻:“不知道,这需要看父亲的工作。如果他一直在中国工作,我会一直跟着他。”
是的。中村先生在哪里,他女儿的家就在哪里。她不能离开父亲的照顾。毕竟父亲能给她基本的生活条件。这是父亲的责任义务。
转眼间,进入八月底。阴雨绵绵的初秋,以前的同事何爽打来电话:“喂,老兄你在哪里?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帮忙!”
在休息日,我和何爽约定了三环边的一家小餐馆见面。他和我以前在台湾人的超市里上班,感情很好。开朗幽默的小伙子。中午见了面,在餐馆角落里坐下。窗外细雨蒙蒙。点了几个小菜,半斤白酒。
“啥事那么重要?”我问。

他显得神秘兮兮,环顾四周没人,低声说:“哥们,有个大商人出钱,买了两万个鸡蛋,找人九月中旬去日本大使馆示威,你帮忙找几个人,最好你也凑一份子。去了只管往小日本使馆门上扔鸡蛋就行了。这不最近南海问题闹分歧,家仇国恨一块算,给小日本一个下马威。”
我怔住了,没好气的说:“你好事怎么不找我?比如喝酒之类?几年打一次电话,就让我去惹事?万一闹大了,被警察抓起来怎么办?我老婆孩子等着吃饭呢,到时候谁来养?!”
何爽笑了:“没事的,就是扔鸡蛋,咱不做犯法的事情,不打人,不砸门,警察还得负责咱们安全呢……给你个展示爱国情怀的好机会,你都不利用?!”
思讨半晌,我说:“好吧。我帮你找几个人,免得说我是卖国贼。至于那天我去不去,不一定,看工作能不能走开了。”
这才算对朋友交差了。我打电话找个几个朋友,介绍给他。
九月中旬,下午。我在和中村幸子聊天,何爽打来电话:“明天示威,你早点到。八点日本大使馆门口集合。”
我望着眼前的中村幸子,一时语塞:“明天……明天我要上班啊,去不了……”
“唉,好吧,随你便!”何爽没好气的挂了电话。我脸色很难看。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中村幸子问。
“没……没有。”我搪塞说。
给文竹浇完水,我逃似的跑了。感觉脸上发烫,心里五味杂陈。
第二天的游行示威,结局是什么,我不知道,听说警察维持秩序,防止事态扩大,早早拉起了警戒线。一整天我躲在办公室里没敢出屋,感觉四周都是日本人仇视的,不友好的眼神。
两个月后,北京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行动,大街小巷拉起了宣传横幅,甚至小汽车都贴上“抵制日货,日本人滚出中国”,“还我钓鱼岛,赶走小日本”之类的词语。日本人的商业场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凡是和日本人有关的商场超市,教育机构,纷纷宣布倒闭。当然,中村幸子父亲所在的洋华堂商场也未能幸免,一家家停止营业了。
我隐隐有一种不详预感。

果然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里,电话响了,中村幸子打来的:“最近我父亲没有去工作,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在家里喝闷酒,喝醉了骂我,骂继母,骂弟弟……说我们要滚蛋了,离开中国了……”,说着,她快要哭了。
“哦……他应该心情不好吧,没事的……”我搪塞说。
“我们真的要离开中国吗?真的吗?回到日本去吗?可是……我在日本没有朋友的,没人陪我聊天,我不想回去!”她有些激动了。
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怎么安慰。默默的挂了电话。
十月底,一天晚上,主管进屋了,手上捧着一盆文竹。我一眼就认出那是中村幸子的。主管意味深长的看着我,干咳两声:“是这样的,今天早晨,25层一个女孩托我把这盆文竹交给你,他们一家人走了,回日本去了……我不知道你们之间有怎么的感情,和怎样的故事,但是,我不希望你把情绪用在工作上。”
他拍拍我的肩膀,把花盆放在桌上,走了。我木然的坐在椅子上,半晌起身,乘电梯去了25 层,虽然门上贴着纸条:住户已搬走。我还是习惯性的用手指轻叩几下门。没有回音,失落的走了。后来,我把那盆文竹带回家。妻子抱着女儿在院子里,远远看着我:“快看,爸爸给你买盆花回来了。”
女儿还不会说话,冲我格格地笑,伸出两只小手去接那花盆……

作者简介

蒋成才,安徽人,1980年出生。2004年结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利辛县文联协会理事,全国工会会员

桃源国际诗歌文化传媒集团总部

诗歌顾问:桑恒昌
特邀顾问: 德(美国)
董事长,总监制:中年听雨
副董事长:念闺轻柔衫
总裁:独一无二
执行总裁:小城营火
常务副总裁:雨玲
副总裁,艺术制作总监:吻月

国际题图诗歌总部

总裁:冰言
执行总裁:风之子
副总裁:大海
副总裁:昨夜天
副总裁,现代诗终审:秦本云
副总裁,现代诗终审:唐风宋月
副总裁,总编:蓝精灵
总社长:蘭蘭
管理部长:青青的八月竹
社长主编: 晚霞
林海云风
完美人生
刘小丽
凡星

国际情诗总部

总裁:红泥落雁
执行总裁,现代诗终审:昨夜天
副总裁:清水
副总裁,终审:贤达
副总裁:阳光明媚
总社长:天地韵风
总编:悄然

国际诗歌诗情画意创作集团

总裁:小城营火
特邀古诗词终审:暮云春树
副总裁,现代诗主审:红泥落雁
副总裁:许向阳
副总裁:大海
副总裁:云若
总社长 :故园情思
总编:天地韵风
社长主编
刘小丽
宣传部长,社长:星光

国际诗歌古韵诗群

总裁:孔帷幄
执行总裁:瀛洲居士
常务副总裁:念闺轻柔衫
社长:云若
审稿团
瀛洲居士
格美
甜心
雨玲
冰清玉洁
吴杰
东方泽华
愚人
朱守平
军月
云霞浅语
冰言
大海

听雨诗歌联盟

总裁:雨玲
总社长:梁子歌

彩云诗歌文化传媒

名誉董事长:中年听雨
董事长:李彩云
总裁:吻月
副总裁:冰言
副总裁:宁静智远
副总裁:一依
总编,现代诗主审:古风
总社长: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