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中的现代双语实验学校


(一)序言
洪河故道边、古蔡新区内坐落着一所钟灵毓秀的学校,中西渗透的风情建筑,高雅清新的和谐色调、壮观气派的教学楼群,宛如镶嵌在大美新蔡县城的一颗明珠——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这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隶属教体局直管,现有85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多人,教职工400多人。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45000㎡,建有标准化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篮球场、足球场;配置了互联网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是我县教育系统最重要的对外窗口形象学校。近年来,双语学校接受了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重大检查评比验收,深得领导和专家好评。办学以来,我校以国际化的视野、最先进的办学理念、极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满足了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篇
办好学校,立德为先。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领航线。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健全德育教育网络,制订德育教育考核细则,按月公布考核结果。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育为先,管理为范。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为“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一部分学生“基础不牢”,更需要“耐心”;一部分学生“目标不明”,更需要“引导”;一部分学生“心理脆弱”,更需要“激励”;一部分学生“习惯不好”,更需要“规范”。学校注重在“教育”的同时强化“管理”工作,不断让“规范”成为学生的“习惯”。
因人制宜讲究实效。无声就餐、无声入寝、课间值班等一系列举措强化管理,对学生不良行为和习惯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予以教育,对违反学校常规管理“十不准”和学生习惯养成“六不要”规定的学生,学校予以严厉批评及教育。一文一武、一张一弛的治学之道,为每位学生架起一座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
学校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先后荣获“ 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民办学校”、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学校” “河南省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新蔡县教育局评为先进民办学校,2019年3月,再次被新蔡县教育局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三)教学篇
稳定发展,质量为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思路决定出路,实绩决定品位。一流的教学质量是作为品牌学校的重要评判标准。办学以来,我校小学教学成绩连续十二年稳居全县第一名,2018年九年级中招成绩荣居全县第二名。在新蔡县中小学星级管理综合评估中,我校连年蝉联中小学双五星级学校。成绩上的突破,教学上收获的累累硕果,一次次让学校赢得了社会的信服和赞誉。
学校教育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也正诠释着这种理念。学校正在实施“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上,“五步教学法”改变了单一的活动方式,进行双人活动,多个活动,纵向和横向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技能提升。
(四)教师篇
名校是靠名师来支撑。
现代双语实验学校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营造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竞争进取的工作环境,建立了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在评优选模、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职工患病或生活上遇到困难,学校领导及时探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其感受到学校的深切关切,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来,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等途径,对教师进行有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培训,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目前,学校汇集了276名德高业精、爱生如子、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专业教师。他们都是面向全县公开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所有任课教师专业对口,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县级骨干教师6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 7人;市级名师1人,县级名师 17人;市级教坛新秀2人,县级教坛新秀9 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24人,县级优秀教师106人;省级优质课教师2人,市级优质课教师66人;省级优秀班主任6人,市级优秀班主任50人;中小学高级教师48人,中小学一级教师89人。一流教师队伍,必将铸就一流的辉煌业绩。
我校始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政治学习,不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开展十佳教师评选,形成见贤思齐的氛围;开展“青蓝工程”、“三字一话”、常年赛课等业务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五)特色篇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每周一的主题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等教育。学校经常组织法纪教育大会、征文演讲比赛、大型体育活动、联欢会等,使学生心境受到陶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办学特色始终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标。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新生军训、校刊校报征稿、歌咏比赛、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英语口语大赛、作文比赛、绘画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在特色中创品牌,把“英语教学、古诗文教学、写字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为先的成人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及机制创新的人才战略、人文化的后勤服务、前沿的教学模式”等作为办学的特色。
学校成立了文明小使者、双语之声播音社、学生会、文明监督岗、小红帽等学生团体,充分调动学生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小学部成立了以葫芦丝、钢琴、古筝、声乐为主的音乐社团,舞蹈、美术社团,以篮球、武术操为主的体育社团,并有专业教师定期辅导,让有音、体、美特长的学生在专业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写字教学特色学校”;《现代双语校报》《百梦圆》文学社刊被评为“全省十佳校报报刊”;
(六)生活篇
生活安全,服务至上。学生家长渴望的优质教育包括优质的教育教学工作、优质的后勤服务和优质的安全保障。在学校就读学生绝大多数是住校生。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宿舍管理处”, 确立“后勤就是服务”的基本理念,全面负责学生饮食起居的管理。周到而独具特色的后勤服务和管理方法,使学生生活舒心、学习安心、家长在外放心。
——食堂向家长开放。学生食堂不对外承包,从进料源头把关,宁愿贵一点,绝不采购质差价廉的原料,同时学校还加强对饭菜数量、价格的管理。一流的硬件设施、高标准的卫生环境、放心的食品安全保障、合理的饭菜价格、温馨的餐厅文化、职工的微笑服务,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之情。
——学生公寓向全市开放。学校提出了“生活上比妈妈想得更周到”的高要求。为此,配备了一定数量、素质较高的生活教师队伍,要求“全天候”在校,制订明确的“一日工作流程”,为住校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实现“军营式整齐、宾馆式洁净、家庭式温馨”的管理目标。
——校园向社会开放,使校园成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人文校园。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每周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定期组织疏散演练、防火灾演练和交通、用电、饮食等方面安全教育。学生公寓和各班级建立起住校生点名交接制度;休假时,学校联系专车进校园送学生回家;学校采取全封闭管理模式,学生不得随意进出校门,学校保安24小时巡逻,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七)成就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近年来,学校深化各项改革,狠抓常规管理、后勤服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师德师风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卓著。目前,学校管理严、教风正、学风浓、设备优、服务好、环境美、特色明、收费低,成为领导放心、家长称心、学生开心、社会满意的学校。我校先后获得了:省小班化教育先进单位、省民办教育品牌学校、人民满意学校、省园林单位、省文明学校、省优秀民办学校、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省优质特色学校、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县中小学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县中招考试成绩先进单位、县高考特殊贡献奖、民办学校先进单位、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块块奖牌是对学校十几年来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实践、办学举措的充分肯定,是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褒奖与期待。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勇于进取的现代双语实验学校的教职工,凭着励志铸魂的毅力,博闻强识的能力,锐意创新的活力,定然会把我们的学校办成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豫南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