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沈静
现在继续分享:《论语》学而第一 第八讲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君子就是求学、学道的人,那个时候叫作君子。既是君子要讲究重,重是稳重。如果不稳重则不威,威是一种威德,学道的人不稳重,就没有一种威德。
没有一种威德,就是人家对于你往往有一种不尊重,很轻视你。人家不把你当作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所以君子要学的时候,学稳重,表现在外面有一种威仪,不重就不会有威仪。
下面这一句学则不固,学了以后就不固。固这个字,汉儒注解是当固蔽讲,蔽是一种蔽塞,蔽塞不通是这个固的意思。求学是明了道理事情也看得清楚,就不会固蔽,就能通达。

主忠信,忠信很重要。前面几章讲的都是,比如说曾子吾日三省,讲的就是忠信。主忠信这个主字,在汉儒的解释,像郑康成的解释,主当亲字讲,郑康成就是郑玄,它当亲字讲。亲是亲近,主忠信就是亲近忠信的人,就以忠信这样的人作为老师。因老师他是忠信的人,你跟他学一定能学得好。

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这个如字,在这里当相似的似字讲,或是当像字讲,就是像自己,跟自己相似的。
这个怎么说呢?比如说我们去结交一位朋友,这朋友我们看他是不是讲忠信,是不是在品德好。他的志向,讲究作人之道。这个就跟我们自己相似,就是如,如我就是像我,像我也是这样求学修道,这叫志同道合,所以这个如己就是如同自己,跟自己一样,志同道合。

过则勿惮改。求学重要的是,一方面学文求学问,一方面就是要学道。学道那就注意了,自己要常常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是不是懈怠了,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是不是拿善意的待人家,是不是我们自己只注重自己,没有关心对方,或者我们跟人家来往,跟人家相处,有意的无意的给人家带来一些伤害,这都是过,我们随时自己要反省。
有了过以后勿惮改,勿惮就是不要害怕,我们要求学,尤其是要学道,学道就是要改过。自己随时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自己如果说是没有发现到,朋友他看见了,告诉我了,这我们要感谢他,赶快就改,所以勿惮改。

一个基本的原理,我们要明了,我们所以犯过,就是我们自己私心太重了,我们不起念头则已,起了念头都是为自己,想不到别人。起心动念都为自己来着想,我们要把它改过来,起心动念就是为他人来着想。
看见社会人群,受了种种的痛苦,我们现在虽然衣食住行,工作都还是很安定,虽然如此,我们看到社会上还有很多贫穷的人,他们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屋住,甚至于亏欠了很多债务,生存不下去了。
如果我们一起心动念发现只想到自己的问题,没有想到他人,这就是过失。这种过失自己发觉了,赶快就改。
扬子法言里面他讲有一篇叫修身篇,他说应该要注重四种重字,重什么呢?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言就是言语,他说言语要重,说出话来都有法则,一句话说出来,都是有道理的,不是说出来随随便便的,讲那些没有意义的话。
重行呢?你的行为表现出来,一举一动都表现自己有品德有修养,这是行为很重。有品德的人怎么呢?行为绝不损害人,办事情也好,办任何事情,绝不对人有任何的损害,这就有德了。

重貌是什么呢?要有威仪,威仪就是自己要庄重,我们一个人有没有威仪,我们面貌很重要。比如见到任何人就嘻皮笑脸的待人,就跟戏里面小丑一样,一开始就开玩笑,那种面貌就是轻浮,见着任何人,要和颜悦色,面貌要温和,但是不要随便嘻皮笑脸。
重好,好就是嗜好,嗜好有庄重的,有不庄重的,庄重的嗜好。比如说我们读书人,学的琴棋书画,学琴,琴有很多种,有古琴,古时候棋,下棋,学书法,画画,这都是很高尚的,很文雅的,这个嗜好很重,很好。
言语、行为、面貌、嗜好,在这四方面自己要注重,这章书重要的就是君子要学稳重,学得稳重的时候,自己行为,一切都重。庄重就是自己有定功,所以这章书第一句非常重要,就是学这个庄重。
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