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门高粱酒》王雁冰第一次喝金门高粱酒,应该是在云南的河口。
那会儿咱刚过完年,而越南人的年是正月十五。我大年初二告别家人,从昆明奔赴河口。那个时节是河口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有点冷但能接受,咬着牙洗个冷水澡没问题,也不热。河口热的时候我时常有种要窒息的感觉。河口是个边城,中越边境山青水秀,当年几十万中国军队从这里挥师南下,被越南人重创的一塌糊涂,不但胜之不武,还赢得有些窝囊。

年过后就是三月份,我的生日到了,一帮弟兄帮我庆祝,有老李,有杨渝,有李涛,有恩威等等,几十个人一顿大酒,南溪河边,棕榈树下的那家川味大排挡,是我人生难忘的一页。如今当晚的哥们大多联系不上了,我们都是浮萍,各奔东西是常态,正常。我要说我们不离不弃,默默相守那就绝对是瞎扯,哥几个不管是在天涯海角,不管是天堂地狱,不管是水深火热,不管是荣华富贵,记住那晚的情义就好----对了,别忘了那晚的金门高粱酒,是一个在当地做地板砖生意的福建朋友送来的,那是刚过完年,他回家探亲带回来的土特产。牌子好像是五年以上的金门高粱酒 ---陈高。依稀记得那味道,有股浓郁而且淳朴的香味,我那会儿还不知道高粱是什么味道,但是我敢肯定绝对不是香精,我到今天也说不出酒的好坏,别说那个时候---喝酒的目的就主要是想把自己灌醉,在异地他乡抚慰乡愁。

那是我对金门高粱酒的第一次接触,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和我家12楼3号放着的陈年庙坝包谷酒,彝良牛街菜籽沟酒等,味道也差不多。

金门高粱和胡琏将军
近日读台中副教授焦桐的书,才发现这金门高粱酒还和胡琏将军有些联系呢---胡琏,何许人也,国军名将。退守金门时候,在金门古宁头,重创解放军三野叶飞部,解放军损失大约九千多人,其实可能远不止这个数字。随后,漫无休止的炮战开始,金门守军按照传统方式,挖坑道躲避炮击。岛礁的地貌多为花岗岩石,潮湿的程度可想而知,喝几杯高粱酒,在潮湿的坑道内能壮胆,御寒,抗风湿。听着坑道上方排山到倒海的炮声,震耳欲聋,阵地上火光一片,也不知坑道里面的官兵是什么滋味。在阵地上思念家乡父母亲人,还是恐怖着炮火下生命的弱小,反正那肯定是人一生中永远也忘不了的感觉。

胡琏,陕西人,和张灵甫,徐向前,杜老总等既是同乡,又是黄埔同学 ,年富力强。抗战那会,他才三十出头,就担任国军五大主力之一---18军11师师长,是所谓的土木系,属于国军元老陈诚系列,嫡系中的嫡系。11师从建军开始,东征北伐,淞沪会战,抗战前的国共内战等,仗打的都是可圈可点。比起张灵甫的勇猛顽强(孟良崮),比起徐向前的稳扎稳打(攻太原),比起孙立人的以少胜多(仁安羌)等,我佩服胡琏的不是那古宁头之战。金门岛上,解放军贪功冒进,几块舢板就渡海作战,国军则放弃滩头阵地,置之死地而后生。关门打狗,基本是做到全歼的目的。胡琏将军此战术和隆美尔在北非对抗英军的战术相同。纵观胡琏的诸多战例,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战中的石牌一战。石牌是长江边上一个小地方,大概是在三峡附近,当时中国重庆政府,已经无路可退,两面受敌,滇缅公路被切断,远征军被日军逼迫到滇西惠通桥东岸,形势危急。日军当时势如破竹,一把利剑抵住中国军队的咽喉。石牌,这个小村庄首当其冲。守卫石牌的任务,交给了胡琏。这场战役在国军的文献中被称作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只能死守,无路可退。这个曾经不足百户的村庄,注定要变成一架绞肉的机器,蚕食生命和血肉。战前,陈诚曾致电胡,“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他不想活了。今天想起那场惨烈的战斗,仍然令人感慨不已,日军在二战中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就发生在石牌,几万把刺刀绞杀在一起的场面,想想都触目惊心---作为军人,你要怀有必死之心,不然没有夺取胜利的可能---,据章东磐先生的书里面描述和后来的老兵回忆,三个小时,远处中国军队的观测哨位,听不见到战场上有枪响,只看见带血的刺刀上下翻飞,场面何等的壮烈!

当时的胡琏想到了死,因为,敌我悬殊如此之大,军人唯有舍命以报家国才能使他的心安。他在给他父亲和妻子的遗书写到:如有子能死国,父亲大人当足慰,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既所以超度顽儿灵魂。敬叩金安!给妻子的信更是让人为之动容:接读此信,而无需悲痛,人生百年总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这封信情真意切,足见他的忠勇和仁义,当时的中国正因为有了无数像他一样的人,用刺刀捍卫了国土和尊严,才有了今天我们强大的祖国!

后来的胡琏将军在金门岛这个弹丸之地上,植树开荒,兴办小学,率领军队拼死作战。守岛寂寞,唯有薄酒一盏,可以让将士们慰藉乡愁。胡琏也爱喝酒,所以金门高粱酒先设于军中,开始叫九龙江酒厂,由一个叫叶华成的人担任技术科长,逐渐转向民营,才有了今天的金门高粱酒。

王雁冰,男,云南人,生于七十年代,曾用名铃铛,龙行天下,优秀作家,被喻为华语诗坛先锋派诗人,用心灵写作,用灵魂作诗,用脚步行走天涯,用诗酒感悟人生,文字厚重,不失伤感。锋利,不乏柔情。

江俊伶:山东潍坊人,自由职业者,爱好音乐,摄影,文学,现为多家平台主播,热爱朗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