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失的美好
文/李沛菊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被钱钟书写在书里的话让无数读者产生共鸣。
他还曾说过:“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当初为爱痴狂的你,此刻是否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如果你未曾历经,那是否又苦于未成眷属的遗憾?
有人说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人说婚姻犹如坟墓,埋葬爱情。对于婚姻,众说纷纭。其实,走进这座城的饮食男女大多在用自己的经历来解读婚姻。毫无疑问,这场解读充满了个人生活的印记。孰是孰非,孰轻孰重,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尺,更没有谁能为此盖棺定论。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也许别人避之不及的正是你誓死捍卫的,生活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总有人为爱感天动地,却也有人为情撕心裂肺。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此刻当你站在星空下为陨石坠落而悲,彼时会有人为春暖花开而乐。生活是如此,婚姻亦同理。
就如鲁迅书中描述的“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其实,人类的悲伤有时候是并不相通的。
我深以为然。书中所描述的这场景就是你我生活的常态。只是有时候,我们过于放大自己的悲伤,习惯忽略身边人的感受。其实,悲伤于每个人都是一样,我们都有自己的痛处,只是痛点不同,悲伤程度自然也就并不相通。

也许正因为你我并不相通的悲伤才让那么多情投意合的人瞬间在时间的荒野里擦肩而过。同时,也让那些刻骨铭心的爱在一刹那,湮没于岁月的长河里。有时候,我们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爱情。现在,我们以为回忆可以填满生命的单调。结果,贡献太多伤感的恰恰是回忆。所以,我们总是在计较得失的过程中,在那些顾此失彼的光阴里,遗失一些又一些美好。
比如美食。在吃榴莲的时候,明明味蕾上溢满了食物本真的味道,齿留余香,我们却单单记住它的臭。亦如跑步。在奔跑的路上,明明全身每个毛孔都透着活力,我们却偏偏只抱怨腿疼。再如恋爱。在交往的时候,明明一起体验美好时光,我们却时时换算得失。
不管你正值青春年少,还是步入不惑之年,你的生活里总有一些东西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如冬日里的暖阳。你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时光无法改变的。比如甜蜜的回忆。
细数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时光,打开过往被尘封的青春记忆,我们才会恍然发现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
时光荏苒,我们没法阻止光阴流逝。岁月蹉跎,我们亦无法与年华抗衡。可是只要你愿意去相信,那些已定义或未曾命名的美好一直都在,未曾离开。不管是在记忆里还是内心深处,我们是能有机会抓住身边那些被遗失的美好。心诚则灵,只要你用心捕捉,遗失的美好就会被安放。只是我们内心似乎早被现实狠狠虐了个遍,早已习惯了权衡利弊。生活于我们而言,仅仅只是单行道。
可是,生活哪能被定义为单行道?哪会有统一通行证?所谓生活就是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我们选择好好活下去。至于活成什么模样,由你决定。所以,生活即是每个人的修道场。
倘若生活也需要考试,婚姻也需要持证上岗,我想单是生活的柴米油盐,婚姻的始乱终弃,就足够让很多人光荣落榜。所以,纵然生活再艰难,人生很漫长,我们都不要轻易遗失那些美好。
趁阳光正好,微风徐来,应该珍惜生命中的点滴美好,向阳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