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第五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根据古人注解,他是姓曾,叫曾参。参这个字,我们现在学的参考的那个参字,参加那个参字,名叫参。但是在这里读呢?读参,曾参。在这里,论语记载里面就称呼他曾子。

称呼曾子,就是对他一种尊重,论语这部书是记载孔子的言语。记载孔子言语,又把孔子的言语,编辑为一本论语这部书。这是谁呢?古人注解有的说,就是曾子的学生以及有子的学生,有子就是前面有子那一句。
为什么说记载论语的人,是曾子和有子的学生呢?因为在论语每一章记载的时候,凡是孔子所讲的就是子曰,子曰就是孔夫子,单提一个子曰。
其余的孔子弟子的名字,都是说,比如说子夏、子贡、子张很多。先提一个子字下面提那一个人的姓,但是有子曾子不如此。有子就是冉有,把有这个字提在上面,子在下面,曾子呢?把曾这个姓提在上面,子在下面,特别对他们这两位尊敬。
所以古人注解,有子的弟子对他的老师如此的尊敬,所以称呼有子。曾子的学生记载论语的时候,提到曾子的时候,不说子曾而说曾子,对于曾子,也是一种尊敬。其余的不是如此,子游、子夏、子张。因此古人注解,这部论这是有子,曾子的学生们记载的。
现在我们就看这一章,曾子曰就是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吾就是曾子自己称呼我,我呢日三省,日是每日每天,三呢?三是指的下面三桩事情。
我每一天拿下面三桩事情,来省吾身。省是反省,反省就是,拿好懂的话,就是自己检查自己。检查自己什么呢?吾身,吾身就是自己。我每天拿下面三件事情来检查自己,来省察自己。那三桩事情?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就是替人计划一桩事情,或是人家有什么疑问,来请你给他找出办法来,解决这个疑问,这叫作谋。为人谋,谋这个字是替人家来设想,或者是计划,或者是参谋。人家请你参加他,谋求、商量一椿事情。为人,替人家,替人家考虑一件事情,计划一件事情,那就谋。你要想到一桩事情,就是忠,既然有人来请你帮忙他,那就是要拿出你的忠心出来。跟他研究,谋也可以作研究看,你要拿出一片忠心出来,替他研究。自己问自己,我替人家研究一桩事情,我是不是很忠实的替人家研究呢?

再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我们中国文化要讲究什么呢?讲五伦,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夫妇、父子、兄弟,这在家庭里面三种伦常。父子、兄弟是天伦,夫妇呢?初结婚的时候,一半是天伦一半是道义之交。有了儿女的时候,结婚有了儿女的时候,就是天伦了,家庭里面三种是天伦。外面呢?君臣、朋友,君臣是上下关系,朋友是平等的关系。这在朋友来讲,最重要的是信字,交朋友要守住信字。在这里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曾子说,我今天跟朋友交往的时候,我对于朋友是不是失了信,不信就是不讲信用了,这个要自己反省。

第三桩事情,传,不习乎?传是什么呢?曾子跟孔子学,孔子把这个学术,传授给他。孔夫子传给他的时候,不能说他听了,听过之后回来就放下去了,不可以这样。听了之后回来要习,习是温习,温习什么?这个习字包含,在论语开头就是学而时习之,习就是练习,包括孔子跟他讲的学问,求道,听回来之后,自己就要实行,实行就是练习,求道在用工夫修行,他要练习,这就是习字。这是他从孔子学来的,孔子传给他的学问,他要习。

曾子在每一天要休息之前,拿这三桩事情来反省。为人研究事情,我是不是很忠心呢?与朋友交,是不是守住信字呢?我听老师传给我的学问,以及我教学生,是不是温习呢?是不是都做到了。
都做到了,这一天,曾子说我可以安心的休息。如果这三桩事情,有那一桩还没有做到,还有欠缺的时候,睡眠都睡不好,要赶快谋求怎么样补救。曾子他本来学习的能力并不好,他的工夫就从上面做,他就用这种工夫,每一天、每一天用这三桩事情,来反省自己,所以他的学术成就了。
孔子这个道,就由曾子一以贯之,由他传授下来。这三桩事情,曾子所讲的,我们学儒学孔子的话,也必须拿这三桩事情来反省自己。
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