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出名利 固守拙朴
---游黟县守拙园
张女贞
2018年12月23曰星期曰,我们几个同学如约坐上程同学的车,从祁门县出发,开向黟县陶村一守拙园。
我随同学几人初去陶村,对其了解一片茫然。程同学开车带客来过2次,算是熟悉。可他这一路来却不愿给我们透露半点情景,或许他是想给我们制造些新奇丶悬念,让我们乍见方奇,一睹为快…

几年前,从一张报纸上看到,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记录的遗址,大有可能是安徽老徽州黟县。后来有说是写浙江某处;还有的说是写江西某处灬我不论这些纷争是否有个准确答案。我生在老徽州,靠黟县这样近,去一睹黟县桃花源"尊容,已是很早的愿望了。

到底陶渊明千古流传的"桃花源"与这个陶村"守拙园”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怀揣着种种疑惑走近“守拙园"!
"守拙园”坐落在距离黟县县城六公里左右的赤岭村,曾为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次子陶俟之后裔陶庚四迁居地。陶公虚构的那幅蓝图愿景落实就在此地一一赤岭村。于是赤岭村便有了“世外桃源”的美誉……

据有关资料说,陶老先生可能曾到过黟县,文中有很多描述与古黟县原貌有着极高的契合!
村中至今仍留存着大量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陶氏宗谱》、陶家池塘、陶岭古栈道、陶氏宗祠等古建筑均保护完好……

我们穿过宽阔的广场,拾级而上,跨入巍峨高耸的三门牌楼。再进入一个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篇石刻《桃花源记》,真是应景之作……
几块石刻上方怪石嶙峋,下方一汪小小的清水池,左边有条小沟,溪水潺潺灬我们沿着小溪,走过一孔弓形小石桥,在狭窄的小道上,继续循溪而去…心想,这么小的道,能通向哪儿?莫不是走近深谷隧道里??路渐渐宽畅些,不远处却又被一堵高墙围堵,墙中间一扇宽大的石门,石门方,石门框,石门槛.

当我们一跨进石门,震惊着实不小,似乎一瞬间从"人间"穿梭到"仙界”。大伙儿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这地方太美了!"
白墙黑瓦的马头墙独特丶俊俏,青一色的古徽州建筑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俨然一个被俗世遗忘的古朴村落。
村前水天一色的大池塘,池水碧绿,在微风轻拂下荡着层层涟漪……此池塘叫"故渊”这是取"陶渊明""渊"字命名?还是由他的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得名呢?

《守拙园》一一"拙”意在:朴实、厚重、忠诚、善良。守拙,固守愚拙,正体现陶老爷子不加粉饰的“拙实”思想,“拙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皈依田园质朴之心,再现了《归园田居》诗中“守拙归园田"的愿景。
我们绕池塘一路拍照,也随即进入一幢幢古宅。陶家古宅内都是尚好的木料建造,屋柱一丶二人合抱,笔直通长二十多米,中央大厅挂着家风家训及巨幅中堂,上厅摆着八仙桌丶长条桌丶木方椅,条桌上中央摆着闹钟左右两边分别摆着镜子和帽筒这可是讲究人家的有寓意的摆设。
左右大小主卧室,下室大小是厢房,每个卧室窗户都雕着各式缕空图案,每个图案都各有含义,这给研究雕刻艺术之人提供最好的最丰厚的研究资料。

大厅两侧有耳门,出耳门隔一条小竹幽径,或别致的凉亭又通到别处堂屋,这些堂屋都是叔伯妯娌孙儿侄女的住房,这些房舍像一朵花,花瓣朝四面舒展丶绽放,而又连缀一体!这给陌生游客游玩设立个”迷魂阵”,转两圈后不知归途。
这说明陶明后裔在此沃土上,也算是过着平安幸福的生活。也如了陶公心中所愿!

我们从古宅出来顺着池塘边走,来到一条十多进的木质长廊,我们坐在长廊木条靠椅上,一边拍照,一片欣赏着这古村落秀美山水.享受着没被外界浮躁风气扰乱的优雅丶怡静……
穿过走廊,我们继续绕湖而行,来到一块小坡地,小坡地边沿一排碧绿的翠绿,中间稀稀地栽了几颗桃树,可惜我们是初冬的一个阴天无雨的日子,悄然踏入这片"桃花源",没赶上五彩斑斓的春天的时节。但这薄雾笼照丶隐隐约约,倒也给人虚虚实实的神秘之感!

不管如何,咱就先在这片小花果林"闹腾"下,瞧,这小枝丫可是自然的小挂勾哟!咱跟桃树来几张合影,看谁的姿态最美!
在山坡一边入了一个小院门,院内是个菜畦地,虽不大,却有小桥流水的风韵,中间小池上架着一座小小的石弓桥,这不是虚似中陶公的"东篱"吧?那南山一定在不远哟!
我们从小园子出来一路绕到古老的弄巷,不明方向顺弄随走,走一处拐弯,看见.一番巷弄墙,用灰黄粗石块封砌而成,墙壁上每隔一段挂着一个相框,有风光照片;有美木工艺品;有文字叙述…全都与"故居”有关,我们这是不是走进了人们常说的"陶岭古栈道"??这种古朴与时尚相结合独特的宣传方式,更有利于人们了解陶村(守拙园)深远的历史,让更多人热爱这片肥沃的人间净土,更能理解陶渊明远离官场丶自洁丶高远的拙朴思想!

晌午已过,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陶村,告别了理想中的"桃花源“一一万民仰慕的人间仙境!也希望陶渊明刚正不阿的纯正丶古拙的思想,如一面明镜高悬前方,指引着人们不忘根本,克守本份,皈依拙朴做个堂堂正正的踏实人!
作者简介
张女贞——安徽省黄山市祁门人,大专文凭,乡镇教师。热爱自然、喜欢阅读,爱好音乐,偶尔用文字表达所见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