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沈静国学读经班!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论语》第四讲。
前面三讲讲的比较细致,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简明扼要的和大家共同学习,今天我们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在这里讲,一个是巧言,一种是令色。巧言是一个人言语很会说话,令色呢?用自己的态度取悦于人,用自己的容貌,来讨人家的欢喜。

这样的人,巧言就是说话说得很好听,人家听起来觉得很高兴。令色就是见着人,就表现一种,让人感觉很欢喜的那种容貌。
这在孔子看起来,鲜矣仁,鲜当少,少这个仁。仁是什么意思呢?前面那一章讲孝弟也者,其为仁知本与。
那个仁,仁这个字,我们看,就从这个造字本身的意思,我们稍微研究一下看看。这个字左边是个人字,右边是个二字。

说文解字里面就讲,仁从二人,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仁就是跟人相处,就从二人。这两人的关系很亲切,有种给人家亲切感,亲切感就是很亲近。
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厚的意思,加厚。二这个意思,就表示两个人很接近,很亲切。互相以厚道来相处,你对他厚道,他以厚道来对待妳。是一个亲字一个厚字,就是可以解释这个仁字的意义。
巧言令色一般人不太容易了解,为什么不太容易了解呢?我们研究论语到后面就知道。孔子弟子跟孔子学,孔子教弟子有四门学科,四门学科第一个叫做德行讲究品德,第二呢?就是言语,第三学政治叫政事,第四就是文学。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在这四门学科之中言语列在第二位。而且孔子的弟子宰我子贡,都是言语这一科之中,首要的一位弟子。也就是宰我子贡在孔门之中,对于言语这一科学习得最好。言语学习得最好就是会说话,会说话在这里就是巧言。跟巧言这两个字,一般人就很难以分别清楚。
令色,令色这个令字普通也讲到,当善字讲,对人用很和善的颜色,那就是很好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讲巧言令色,令色就不是好的意思。如何辨别,宰我子贡他们的言语,跟这里巧言怎么分别。一般讲的和颜悦色,以善意表现出来的容貌对待人,与这里的令色怎么辨别,这一般人感觉不容易。
九思之中就讲,色思温,色,我们跟人家来往,跟人家见面的时候,我们这个颜色,面貌。我们要考虑自己跟人家见面,有一种温和的温字,不要让人家看起来,你面貌很冷酷。冷酷的话那就不是温,一个温的容貌,人家一见面就感觉,你人很和气,待人很温暖。

貌思恭,貌是面貌,温然很温和,但是面貌要恭敬。恭敬就是对人要尊重人家,自己也不能随便跟人家开玩笑,不能见着人就嘻笑,那是失了恭敬。
言思忠,言语,跟人家说话的时候,要想到自己话说出去,一定是要守住一个忠字。忠是什么意思,忠心,心要摆在当中,这话说出来要负责任,说话要算数,言思忠。
事思敬,跟人家一同办事情,或者自己做事情,都要守住一个敬字,敬就是办事情不能随便要办得彻底。这是君子有九思,有关于巧言令色里面提出来,正面的意义。
从正面的意义,可以推想巧言令色,不是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巧言里面就没有忠在里面,令色里面就没有恭,没有真正的温和的温字在里面。
不辞费,辞是言辞,费呢?一般人讲说的是废话。不辞费,不要说那些废话。君子说话出来,为什么要说话呢?办正事情,跟人家说话说正经的话,不要说那些无用的话,无用的话就是费辞。
从上面所举的这几种,来看巧言令色,无非拿这些花言巧语,装出善意的表情出来,这是一种虚假的外表,来讨人家的欢喜。为什么要讨人家的欢喜呢?他有他的目的,想取得对方给他某一种权利,给他某一种好处,所以他要作出巧言令色出来,来待人。
古人讲读书人,书生本色。书生本色怎么说呢?你看那个京戏,京戏脸谱,小丑的脸谱画得一看,他就是令色的脸谱,叫人一看很好笑。还有其它种种的,关公是关公的脸谱,张飞是张飞的脸谱。孔明呢?孔明演出来,他的脸上没有化妆,他是正常的颜色,孔明出来演,他的正常颜色就是书生本色。

脸上化妆是比喻的话,我们跟人家相处,无论是对上对下对待平辈的朋友,我们都不要拿这个令色待人家。令色之人就是要讨好人家,我们做人之道,特别是要学仁,要去掉巧言令色。孔子讲这句经,就是教我们要学仁,就是不要巧言令色。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