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赵明环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以他22岁的青春年华,走完了壮丽的人生。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实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人生意义的升华。自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中国大地上从没有停止过。尽管曾经处于低潮,甚至有人诋毁雷锋,但是被雷锋感动过的广大民众,雷锋生前的老领导,老战友,老工友,以及他生前辅导过的学生,人们心中始终充满了对雷锋的怀念和敬意,许多人站出来反击对雷锋的歪曲。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下,学雷锋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是的,我们虽然和雷锋还有很大差距,但在我们心里,一直想缩短和雷锋的距离。我们越走近雷锋,就越被他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所激励。
学习雷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雷锋一生经历了农工兵三条战线,他去过多个地方,从事过多种工作。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在农业战线上,他是县委机关称职的公务员,治水模范,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鞍钢,他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标兵,并出席了鞍山市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部队,他多次立功,被评为优秀战士,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我们学习雷锋,就要从爱岗敬业做起。各行各业都是整体事业的一部分,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要保证自己这颗螺丝钉不生锈,不松扣。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让我们重拾工匠心,脚踏实地,积跬步以成千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雷锋把淳朴深厚的感恩报恩情怀,转化为报效祖国,建功军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他赋予人民二字实实在在的内涵。他对每一个有困难的人,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都尽力帮助。连队中秋节分月饼,过节分苹果,他舍不得吃,给医院的病人送去。“雷锋走千里,好事做万件”,他把自己看成是党和人民的儿子,他说:“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我们要像雷锋那样对人民满腔热忱。在工作岗位上优质服务,争创一流水平。在业余时间,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帮助弱势群体,为有困难的人奉献我们的爱心。“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新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也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拒绝金钱和私利的诱惑及消极影响,保守国家机密,抵制腐败和不良风气,对国家对人民尽职尽责。
学习雷锋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的精神。
雷锋总是奋斗在时代的前沿,他小学毕业就响应国家大办农业的号召,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1958年在国家发展工业大炼钢铁时,他又走进了鞍钢,1960年初,雷锋又告别了工资待遇较好的鞍钢,毅然参军。1962年夏天,雷锋向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福建前线去。
当艰苦的工作摆在眼前,雷锋总是奋勇当先。
我们要学习雷锋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勇于做时代的中流砥柱,努力在本岗的星座上发挥最大的光和热。中国梦需要更多的人面对挑战和机遇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天生我才必有用,国家兴亡我有责,要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种职业都有自己的旗手和精英,即使平凡的工作,用锐意进取的精神去从事,也会蕴育出不平凡来,让我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在新时代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优点。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至理名言无不说明了 勤俭节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不具备这种立身立家立业的美德,就难以发展进步。
上个世纪60年代,国家号召厉行节约,雷锋率先垂范。部队发军装,他总是少领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其他物品也少领,给国家节约开支。雷锋出差从来不报补助。他节约每一分钱,用来捐款和帮助别人。他成百元的捐款就有两次。把在鞍山工作时攒的钱都捐出去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要永远地多给别人,要不计较个人得失。”
当今时代,物质条件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相比,已有了极大的改变,我们合理追求和享受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非常丰富的美好幸福生活。但我们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对铺张浪费。要学习雷锋节约每一分钱的精神,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让勤俭节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刻苦学习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像雷锋那样知行合一。
刻苦学习政治理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是雷锋的精神动力和追求。
雷锋从1958年开始学习《毛泽东选集》。工作忙,没时间看书,他就发扬钉子挤和钻的精神,“早起点,晚睡点,饭前饭后挤一点,行军走路想着点,开会出差抓紧点,星期假日多学点”(《雷锋日记》)。在几年的时间里,雷锋学完了当时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重点文章反复读,写了许多心得笔记和眉批。雷锋精神的源头在于毛泽东思想。
通过学习,雷锋感受最深的是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通过学习理论,雷锋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滿怀崇高理想和信念。这是雷锋精神的根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实现理想信念的落脚点,是雷锋精神的核心。
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大爱情怀于践行,是雷锋精神的内涵。
我们要发扬雷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和知行合一上不断完善自己,像雷锋那样具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
《雷锋日记》是雷锋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其中雷锋对人生价值的哲思,对理想信念的诠释以及催人奋进的激情,自我约束的谦虚,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如散文诗一般跃然于纸上,闪耀着雷锋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
雷锋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除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外,还有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还有他在学习《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时在书中写下的许多书眉式笔记。这些宝贵的雷锋资源,是我们传播雷锋精神的鲜活载体。
2018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东北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对进一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又作了精辟的阐述和指引。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需要凝聚力量,需要见贤思齐,向楷模看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国人民新时代学雷锋指明了方向,令人倍受鼓舞。
雷锋的英雄事迹和他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雷锋永远在我们心中,雷锋永远与我们同行;“雷锋啊活着,雷锋啊永生!
作者简介
赵明环、女,中国诗歌学 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世界诗人》《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中华文艺2017年度十佳卓越作家,经典文学2018年度十佳签约作家。其作品散见于有关书籍杂志网络媒体等。百余篇作品选入30余部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