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上午10点,在洛宁县文明实践中心大会议室内,由县文明办举办的文明实践活动如期召开,县书协、县教育美协会员、县教育体育局所辖各学校美术教师、部分学校学生代表及社会各界书法爱好者共同参加,活动由县文明办主任崔淑红主持。

吉韶斌,洛宁县小界人,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国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导师工作室成员;王铎书法院院士;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洛阳市青年星火带头人;洛宁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洛宁县十佳杰出青年;洛宁县第六批拔尖人才。第六届世界华人书画大展一等奖;首届“农行杯”中国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敦煌神韵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会师杯”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首届“英才杯”全国书法大赛入展;“芙蓉绽放”全国城市书法展入展;“文化中国·森茂杯”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入展;第二届全国“王铎杯“书画大赛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2012年教学成果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2017年教学成果展入展;“继往开来”河南省行草书法研究展入展;“中原风”河南省789书法篆刻作品研究展入展。另在其他30余项国家、省、市级书法展赛中获奖或入展。

文化苦旅,艺术修行,这是一个艺术家提高素质与修养的毕生课业,锲而不舍地真诚追求,才会心悟艺术之道。上世纪90年代,在吉韶斌家境陷入窘困时,曾下海经商,寻求自己新的人生坐标。后经济有所好转时,开始投入书法当中。在漫长的书法人生的成长路上,他以实际行动坚持把“勤学苦练”诠释为“恒学苦练”。在书法这条崎岖之路上,他废寝忘食,也可以说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经过数十年孜孜矻矻的书写,他终于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了“书法是从学中悟出来的”这个硬道理。

谦逊风雅的吉韶斌,就如他的书法学识一般,透露着一股彬彬有礼和热情洋溢。讲座中,他结合自己的书法练习经历向与会人员探讨了他对书法研习的一些感受,讲解生动深刻、深入浅出,见解与认知独到精辟。

静观吉韶斌的书法,一笔一画体现了熟练的笔锋运转的臻熟,流露出一种富有睿智和灵性。落笔的干干净净和意气的阐释,都在笔墨内,悠悠的缓释出一种淡定的从容的境界,正是对生活的理解和笔外的修养,以及对书艺的感悟,学识的沉淀,其中包含了深远的见识,领略自然的体验。从些许点画,看线质和蕴藉,以及内在的书法元素,不仅仅技巧,还有方方面面的的元素,正是古人所说的境在笔外,意境在于大千世界万物,视野的开阔还是狭窄决定了气魄的大小,书法的内在气质,就是书艺的灵魂,看不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艺术真谛所在。

最后,吉韶斌从我国书法的发展,分析了我们如何临帖、读帖、选帖,并且选择了各个时期不同作者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使初学者学到了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许多东西。如用笔、用手的变化,节奏的把握,气韵的运用,在临帖时我们应该怎么样临等等,让各位书法爱好者真正地了解到书法的临习、创作。他还从继承、技法、章法、艺术多方面谈了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让书法爱好者们产生共鸣。

近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让各位书法爱好者受益非浅,很多观点令众人折服,听后豁然开朗,有种不一样的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县文明办人崔淑红表示,未来,该实践中心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一学习活动场所和阵地,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实力洛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洛宁城事/雷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