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李世瑜先生的作品《写诗十要 》
【写在前边】前些年,收藏的李先生的这篇《写诗十要 》,至今读来,还是感觉仍然受益。李先生的写诗十要,浅显易懂,语重心长。。。对喜欢写诗读诗的朋友来说,非常有益,特别转载一下,在此向李世瑜致敬🌹🌹🌹

写诗十要
作者:李世瑜
四、味道要鲜
《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说“诗有别趣”。也就是说,诗词不能说教,要有趣味。抒情有情味,状物有物味,说理有理味,诙谐有谐味,这些都可称为诗味。为了讽刺吃喝之风,有人写了一首《霸王别姬》,寓意深刻。写道:“会议华筵次第开,厨师知趣费心裁。乌江千载西风冷,又见虞姬赋别来。”真是趣味妙生。有些诗因感而悟理,感情得到生华。如罗隐在《蜜蜂》中写道:“酿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都极富有理味。今人龙永宁《西江月·丢眼镜》也是味道妙的一例:“一片朦胧风景,宛如混沌 初开。是人是物总难情,但见团团色彩。莫怨花笼轻雾,休嗟月暗瑶阶。不分明处少愁来,难得糊涂世界”。写得多么灰谐、多么巧妙,在幽默中抒发了严肃的人生感慨。味鲜可以增强诗的可读性,一首味鲜的诗,能使人过目不忘,铭刻于心。

五、意境要美。诗的意镜,是指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境),两相契合时所创造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意境美是诗艺术美的重要体现,是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说的都是意境美。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云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言兴亡,而兴亡之感溢于言外,这就是情与景会而产生的意境。意境可以使读者展开联想的翅膀,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例如杜甫的《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腊蜡成灰泪始干。”都是情与景的交会而产生的美好的意境,令人折服,令人向往。意境对于诗如此重要,它属于诗的审美范畴。真诗同假诗,就看他有无意境。诗的感人程度,取决于意境的深浅。我们写诗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善于营造美的意境,切忌意俗境乱,避免有意无境和有境无意之作。要在平淡无奇中见功夫。

六、构思要巧
诗的构思,是诗人对创作的作品,从思想到形式,从题目到章节的全面安排和设计。构思的好坏巧拙是诗作优劣成败的关键。在构思时一定要在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安排上下功夫。并结合形象思维,巧妙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修辞方法,使诗篇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切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这里给大家介绍几首构思好的例诗。福建林宗峰的《斗笠》:“愿随大众历风尘,羞向闲夫作比邻。日晒雨淋常自乐,身居人上不欺人。”构思的多么巧妙。湖南王巨农的《无题》也构思得很好。写的是一位巾帼才女1948年结婚,不久丈夫被抓到台湾当兵,她一直等了四十年,以反革命家属身份承受种种压力和欺凌,但他不变初衷。1989年丈夫终于回来了,见她一直等着自已,十分感动,决心定居大陆。当她听到丈夫在台湾结了婚时,她深明大义,劝他回去,她甘心孤守晚年。写得特别亲近感人。诗是这样:“柳色年年绿涨深,东君一去邈难寻。红颜早付潺潺雨,白首犹存耿耿心。老去镜园今夕梦,归来人剩旧时音。行舟欲系千斤石,又怕寒生隔岸衾。”长沙黄义顺的《毯子》:“几片鸡毛想上天,结交借重小铜钱。抬头更羡风筝好,平步青云一线牵。”二十八个字对官场丑态刻画入木三分。它的构思十分巧妙,是对“钱、线”的有力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