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市场经纪人
作者/左永生

编者按:左老师的这篇散文留下了四十年前的记忆,是一篇难得的好文。没有华丽辞藻,把那个时代的文化点滴展现给读者,亲切自然。
对生活在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那场景很陌生,但对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尤其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会很熟悉很亲切。
这是一个时代的农村文化,是特定时期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不会再有的农耕文明片段,因此记录下来很有必要!
左老师一系列的农村题材,写的都很生活化,读来亲切。左老师之所以写出系列好文,除了作者的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有着深深的生活体验,对农村生活太过熟悉。文化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期待左老师写出更多更好的农村生活系列体裁,记录下远去的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洛阳关林每月逢三有个物资交流大会,连会三天。这个物资交流大会除交易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外,还有一个豫西地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
那年代由于巿场经济和生产力都比较落后,社员和生产队的农活犁耙、耕种主要依靠大牲畜。所以牲畜交易显得非常活跃。每逢大会豫西各县及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大牲畜都在这里交易,交易巿场显的非常壮观。远近来,交易的骡、马、牛、驴都集中拴在巿场设置的庄柱和铁丝绳索上,一排排,一行行非常有气场。
每逢大会,牲畜交易巿场热闹异常,顺应巿场交易需要,也产生了一大批牲畜交易员(老百姓叫牲口经纪)。当时,偃师高龙左村左黑吞先生就是这些牲口经纪中最有名气的一个。
左黑吞,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脸色较黑,长的膀乍腰园,体魄魁梧。当时,他骑一辆半旧自行车,那时交通还不方便,每次关林会他都骑自行车往来。由于他见多识广,善交易,能说会道,又会喝酒,据说他每次能吃一斤牛肉喝一斤白酒,人又讲义气,讲公道,在我小时的印象中,属于当时农村很少有的能人。
他从小爱使用牲口,加上天资聪明,对大牲畜的性情独有情钟,不管骡、马、牛、驴,只要他牵上溜一圈,拍拍屁股看上牙口,就知道这头牲畜的年龄(牲畜的年龄看牙口),及干农活是否老实卖力,基本上能一口说准这头牲畜的交易价格。因此,在关林牲畜交易巿场很有名气和威望。大伙都很信任他,叫他大老左。
我国自古以来,牲畜交易是个特殊的行业,买卖双方不谈价格,并且不明码要价还价,由经纪人用指语在衣袖暗里向双方传递价格信息。说的具体点,如果一头牛卖方要价四百元,经纪人会在袖口里摸四个手指暗喻;如果买方只愿出三百五十元,会在袖口里先摸三个手指,再摸五个五指暗喻,这样经过反复摸来摸去,讨价还价,这头牛的价格才能敲定。成交后钱要交经纪人,要等下个交易会,才能付给卖方手里。这可能是要给买方一个试用期,如果买方在试用期间,发现有不满意的地方,下个会可将牲口交经纪人,由他退还卖方。
因大牲畜的特殊性,有时光看外表很难看出它干农活的能力,因此要让买方实际使用几天才能决定。这是民间牲畜交易巿场一个不成文的习俗。一般都是这个会成交,下个会买方才能收到钱,这段时间钱要在经纪人手中保管。
因此,经纪人的人品,诚信度非常重要。在那特殊的年代,经纪人从某种意义说,有一种社会赋予的权力,在没政府干予情况下,经纪人在巿场是有最绝对裁决权的。
有一次,山南伊川县吕店有一个农民牵了一头黄牛,这头牛口很轻,体格健壮,皮毛油亮,被偃师大口村的一位老汉看中了,以四百元价格成交,谁知回家后一上套,这头牛干活不卖力,还经常散野,不听调教。结果下个会老汉又将牛牵去了,左黑吞知道这种情况后,知道买方没有使用牲口的经验,他亲自传教对这种爱散野的牲畜怎样调教,光靠鞭子不行,还要关爱它,因为牲口也通人性,这头牛口很轻(岁数小)很有潜力,让他牵回去再试用十天,结果按老左的指点,这头黄牛调教的干活很卖力,也不踢套撂套了。

牲畜交易巿场是个特殊的行业,经纪人更是个讲人品,讲道德,更讲诚信的职业,他不但要懂行,更要大伙信的过。有秉公执法的意识,不然买卖双方在不认识的情况下,把钱交给经纪人,是一种信任和公信度。
有一次,巩义的一个人在关林市场经老左手买了一匹骡子,当时价格是六百元,按行规他应该在下个会的头天将钱送给经纪人,结果头一天他没送。当时,老左心里发了急,如果钱送不到,第二天交不到卖方手里,将会失去信誉和诚信,左黑吞在关林牲畜巿场的威望,是十几年办事的诚信度积累的,一次不讲信誉将会毁掉自己在客户心中的形象。
想到这里,他想尽一切办法求亲戚找朋友帮忙,最终凑齐了六百元钱(那年代借钱是相当难的,因群众手里都没钱)。在第二天关林牲畜巿场,他把钱不声张的交给卖方。后来才知道,买方因老父亲突然病故,延误了送款,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没通讯工具,故无法及时勾通。老左得知这一情况,也谅解了对方。

还有一次,他生产队的一匹老马,年老体弱,已不适合再干农活,生产队长让他在关林牲畜交易巿场设法卖掉,这匹马体态还好,皮毛也干净,外行人很难看出其中的毛病。左黑吞对队长说:咱们不能欺谝别人,马的实际情况要向买方讲清楚,如果喂的好些还能再干几年农活。结果这匹马卖了个合理价格,双方都比较满意。
因此,在关林牲畜交易巿场,老左在客户中享有极高的威信,不管哪里的买卖双方进行交易,非找他不可,对他交易的牲畜,买卖双方都非常信任。在那个以大牲畜为主要生产力的年代,牲口经纪人为个人及生产队买卖牲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今,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革,农村实行土地经营连责承包制,农业生产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大牲畜早就退出了巿场交易,牲畜交易员这个职业也随着消失了。目前,许多年轻人连骡、马都没见过。但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大牲畜及大牲畜交易市场、牲畜交易员的存在,以及他们对社会产生的历史作用,应该载入史册,我们不应该忘记。
作者简介:

左永生,河南洛阳人,网名诗乡墨韵,在企业作策划宣传工作,偃师巿作协会员,洛阳洛神诗词学会会员,高龙文化诗社社长。自幼酷爱文学,尤其以写农村乡土文学题裁为专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