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序伦: 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教育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诗人、学者、中国梦组委会主任、慈善中国万里行发起人和领导者、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专家学者管理委员会副会长、民政部社会工作基金社区文化基金顾问、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世界艺术家”级别品审资格认证顾问、世界华人艺术家大会顾问、第十届全国电视文艺“百家奖"评析终审评委、中国传媒记者协会会长、中国领导力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名誉会长、慈善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专家学者管理委员书画创作研究院院长。

梦 频 频 作者:罗序伦
人到老年又成童,
近日频做儿时梦;
晨随慈母去锄草,
暮围慈父听古今;
兄弟无争常逗乐,
相互追逐闹翻腾;
放学不归奔郊外,
邻居声声唤乳名;
拍球踢毽斗蟋蟀,
相互对奕沉思深……
时而操场显身手,
时而山岗放风筝;
时而结伴穿小巷,
时而信步青石行:
时而商店购美食,
时而书店翻小人;
时而茶馆品早点,
时而浴池故事听;
时而过年穿新衣,
时而捂耳听爆声;
时而池塘戏玩耍,
时而河边看船行;
时而小屋藏猫腻,
时而作恶戏他人;
时而登高向天呼,
时而爬树摘桑椹;
时而笑谈身边事,
时而对饮行酒令;
时而门前观日出,
时而后院嗅花馨:
时而看月发奇想,
时而仰天数星星;
时而牛背唱山歌,
时而徒手捉蜻蜓;
时而蹲身观蚁战,
时而用扇扑流萤;
时而挑灯翻旧书,
时而深夜听蛙鸣;
时而泼墨写梅姿,
时而对竹描清影,
时而栽兰依半醉,
时而画菊不了情。
时而!时而!
醒来悻悻忆昨梦,
激起思乡万般情……

共震 共鸣 共情

[尹玉峰解读中国梦组委会主任罗序伦“梦频频”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乡情难忘,伴梦故里!罗公序伦的故乡柘皋古镇位于安徽巢湖市北郊,繁华了3000年,一度成为江淮名镇。据记载,柘皋,汉代设县。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柘皋之战”,就曾发生在这里。到了清末,成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
柘皋既为古代区域性文化(即楚、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分野的一尊界碑,又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交流、冲撞与融汇的一座通埠。柘皋古镇历经千年历史的文明沉淀,形成了皖中徽派文化特色,其内涵底蕴丰富而迷人。
柘皋镇有条北闸老街,全长200米,街面两边是清一色的明末清初建筑,距今近400年。信步老街,蜿蜒的青石板路延伸到古镇尽头,在雨天尤如一条青丝带飘落在老街上。路的两侧均为粉墙黛瓦,飞檐翘壁的两层徽派木宅,上有精雕细刻的花卉和吉祥图腾。
整条街的建筑色彩淡雅古朴,结构错落参差,石板街路面、小青瓦,再加上青砖马头墙,构成了街道的层次感。在老街民居的马头墙上,“胡德成号”、“一大字号”等各种各样的老字号还依稀可辨。当年,李鸿章家族在老街正中开的一间当铺,一共有七进的房子,现虽败落,但仍然可以看出当年建筑的宏伟。
生于斯,长于斯的罗公序伦,怀揣一种永不磨灭的乡恋心结。他在父亲(治印名家)影响下,自幼操刀捉笔,吟诗作画,饱受传统文化熏陶。后习西画,成就昭昭。因有感于郎士宁艺术实践,渐悟中国画非凡伟大。则饱揽中外美术史、哲学史、社会发展史。发现中国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于是他从中国画这条路走下去,悉心钻研中国花鸟画,用了无限完美、绝妙的自然形式意味,维系着人类最纯朴、最自然的本真。进入创作状态的罗公序伦,有多少浪漫情怀,多少摄人心魄的美丽由此而派生的感动流光溢彩!
罗公序伦院长用当代卓异文人花鸟画的艺术风范,换取了华人爱心人士认可的救困扶贫行动。志以探求艺术价值的真理一一他团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幅画,一千五百万人民币捐献给江南水灾难民;无数个昼夜青灯走笔的诗书画印,闪烁着家国情怀的光辉,终于照亮读不起书的1341名山区里贫困孩子的心坎儿,他们安享着朗朗读书声的温暖。
诗也好,画也罢,罗公序伦的艺术,从巢湖走来,从无限深厚的徽之文化中走来,他心中自有永生不灭的文化身份的印迹:有三国时凭藉文治武功统一中国北方的曹操;有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著名清官包拯;有善于运用文韬武略、削平群雄、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有建设台湾、开发台湾的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等政治人物印迹。
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东吴儒将周瑜;有用兵如神,倭寇闻风丧胆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等军事人物印迹。有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庄子及宋明理学代理人朱熹等学术思想人物印迹。有千百年来被传为神医的华佗;近代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技知名人物印迹。有著名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经济学家王茂荫等经济人物印迹。
有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提倡白话,主张文学革命的胡适;有教育家。倡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陶行知;有中国古代第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小说家吴敬梓;有诗作高昂激越,节奏急促,被誉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之称的田间;有饱览了中国画史,研习宋、元、明、清各家画艺,形成了自己的 卓越精辟的见解,尤其70岁以后,画风大变,作品浑厚华滋,意境深邃,卓然自成一大家,以精于墨法,善用焦墨和浓墨著称,与齐白石并称为“北齐南黄”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有擅狂草,以虚实相生、气势磅礴见长,独创林派书法,被誉为“草圣”的林散之”等思想,教育,文学艺术代表性人物印迹。历史水流长, 文化印迹也长。进而传承与发展, 罗公序伦自有兼蓄与萃取精华的文化自觉。
走出巢湖, “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现己年近八十高龄的罗公序伦,用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那缭绕着的屡屡炊烟中,罗公序伦的艺术足迹遍布祖国的天南海北,但他常常低吟着“巢湖水秀,黄山青悠”的婉约抑或直朴的淡淡乡愁,每每这时,母亲在浓荫下吆喝黄昏的声音随着屡屡炊烟袅袅升起……
他常常一个人,就一个人静静地将自己融化在袅袅的清香中,浸进在梅兰竹菊的心墨里,罗公不由自主地翻开旧日的像册,打开尘封的记忆,记忆着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谦谦君子们......
在诗的感动中,故乡是多么美丽!人们会联想到,罗公序伦悄悄地露出半边脸, 婉约抑或直朴的笑意,很自然地从眼睑从嘴角从诗的形象表述中流露出来。 当罗公将散着婉约抑或直朴的芳香小诗传送,引起万人心理共震时,其实他的心里边最美丽的地方,早已经装满了亿万人的美丽愿景!
(文/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

【解读人简介】尹玉峰,沈阳市生人,现居北京。北京开放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西柳师客座教授、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海外凤凰诗社荣誉顾问。Yufeng Yin, a native of Shenyang, lives in Beijing. Visiting Professor of Beijing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Visiting Professor of Liu Shi, Guangxi, Director of the City Headline Editorial Committee,Honorary Advisor of Overseas Phoenix Poetry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