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札记-向秀哲学之 鲲鹏展翅话逍遥
文/周公
《庄子》开章第一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鹏的意向早已深入人心,叫鲲叫鹏之人不计其数,主席词《念奴骄-鸟儿问答》也写“鲲鹏展翅″。其实庄子眼中,斑鸠燕雀之流飞不高飞不远固然可笑,大鹏展翅九万里同样可笑,因为小鸟大鹏都“有所待"。庄子文中说的清楚,只有那些对人一无所求,于人一无所用,远离红尘的高士,才算真正的逍遥。
向秀注庄不这样看,在大鹏小鸟这两个反差巨大的个体中,他发现了本质的平等:“逍遥"是生命存在的最佳境界,而逍遥不管“有待"无待,仅仅是自己的感受,如果满足了自己的本性,那么逍遥本身没有任何差异,犹如睡得香,不在乎在金床上还是猪窝中。我地有言“逍遥自在”很能说明这个意思。至少县东把逍遥舒服的状态叫“受性",形象地说明自我满是就是逍遥,向秀哲学影响可见一斑。
向注《庄子》观点有让人安贫乐道、满足现实的一面,但也有叫要饭吃考腿窝,不要与后宫有佳丽三千的主相比的一面。
这肯定不是庄子的逍遥,这近乎恶搞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