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村庄变成桃花源
青年镇河崔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有效
“水泥道路宽广,丹桂十里飘香,桃花映人脸庞,处处鸟语花香”这句顺口溜是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河崔村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真实写照。
河崔村新一届领导班子自去年走马上任以来,紧盯“三年变成孔沈邓(注:该村为漯河市的全国文明村),誓夺全国文明村”的发展目标不放松,紧握拳头,咬紧牙关,不等不靠,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美化村容
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形成坚强领导核心。2018年五月该村新一届领导班子10名成员在本村新当选的大学生村官村支部书记崔连峰的带领下,在镇包片、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7名成员指导、协调帮助下,以及全村50名党员的积极配合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发展要求立足村情大格局谋划全村美丽发展蓝图,大刀阔斧,强力推进,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领航起跑。
乘借政策东风,营造建设环境。一是承借清产核资东风,认真清产核资盘点集体资产,让集体资源发挥优势,迸发活力。2018年秋,全村通过广播喇叭、张贴公告宣传禁止垦坡种植,为汾河、白马沟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杜绝“四荒”地乱搭乱建,为全村环境综合治理铺平了道路。二是乘借扫黑除恶东风,严厉打击村中歪风邪气,净化发展环境,让扫黑除恶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免受阻碍,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育苗
调动积极因素,村民共同参与。领导和干部人人不记得失,个个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镇包河崔片干部副镇长张应宾,河崔村天天闪现着他的身影,镇包村干部张军平规划清障次次走在前头,村支部书记崔连峰经常跑镇上区汇报相关工作情况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村主任崔新启丢弃家中生意率领村全体干部每日亲临一线指挥协调......。村民对全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修村头道路、建文化广场村民崔怀中慷慨解囊捐助资金20余万元,建村史馆、汾河和白马沟开发村民崔小福、崔永磊和崔俊结等均已分别捐款1万元,村民崔书锋、崔伟鸽和崔明广等数名村民也都纷纷表示积极捐助。3月23日,村民崔志强听说村中照明电费不足即刻拿出1000元给以资助,有桃树种植管理技术的崔红勋不顾年迈不讲代价带领村民对村中数千株桃树悉心管护……。在村民的支持下,多项工作都在顺利进行之中。
清理河道
近一年来,全村新修水泥道路2020米,新建文化广场230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40盏,绘制永久性墙体宣传画260平方米。新打机电深井58眼,新建桥涵9座,栽植桃树、海棠树和桂花树等花果树木7000余棵,动土5万余方。建成了面积达100余亩的瓜菜种子繁育基地和面积达2500余亩的优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等。
该村以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为出发点,对村境长达3700米的汾河、白马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2019年还将建成村史馆、石磨广场、村寨门楼等,还将完成50亩的土地增减计划,并将全村总长5700米的古寨河、汾河和白马沟故道清理植藕等。
一个花果飘香,鱼肥景美,生态宜居,富裕安康的美丽村庄已初步呈现。
这里将是沙澧大地跃起的一颗明亮的新星!
(本报通讯员崔振启)
———————————————————————都市头条热诚欢迎大家投稿,体裁、题材均不限,诗词、散文、小说、新闻、评论、随笔、书法、美术等作品都行。但不得含有违法违规内容,不得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也欢迎商家刊发广告和进行商务合作。欲投稿或发广告等请加微信:mfw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