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荟萃智慧的海洋(13)
作者/三木秉凤
心中有道 一路何忧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生如旅,我们永远走向生死路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命贵贱并不重要,但“与谁一起走”非常重要,例如颜回虽家徒四壁贫无立锥之地,“一箪食,一瓢饮,住陋巷”,但随孔子前进,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里,人类渺如草芥,大都在欲望与习性中茫然无措随波逐流,因为心中无道,故而行之无方。顾昔远古时代人们远航没有卫星定位系统,舵手前进大都根据星空北斗确定方向。其实人生之路又何不若此呢!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入世走过一次生死轮回仅仅是我们宇宙生命的一个截断,我们不要以点代线而将这个百年生死截面作为不息生命的全部!人与人之间的智慧差别,就是凡夫仅看到一段截面,而圣贤却看到了生命的长线,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心中永恒的罗盘,罗盘是什么?就是人生的指向针,人生的风向标。人之一生也许地位有高低,财富有丰寡,名气有大小,但生命目标却在各自心中,虽说“不愿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天赋秉性犹如林草般千差万别,唯有求道一致。心中有道,便有目标,目标是什么?目标犹如人生的灯塔,犹如天空的北斗,是我们立志、立德、立功、立言的自我生命定位。

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所者”就是道之归所,心中有道也就有了目标,我们的罗盘才能专心地指向特定方向,支撑着我们持之以恒地向前推进。也许我们每一个目标并不伟大,一位农夫,他的目标也许是让全家丰衣足食,一位将军,它的目标也许是带领士兵走出困境,一位村妇,她的目标也许是将儿女培养为智者,但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小小目标,让我们向道靠拢。人有了目标之后修道行道布道,才算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由乞丐到帝王,由士兵到将军,由贫贱到富贵,由寒窗学子到鼎鼎文豪,这些仅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

人生寿夭百年之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努力工作,创造财富,拥有名利,还是开启智慧,丰富精神,升华灵魂,抑或财德兼顾。其实顺道而行,自然得道多助,我们只管春耕,自然收获颇丰,这就是目标决择!一个人要使自己精神充实、丰富且有意义,就要树立鸿鹄之志,自我超越燕雀蝇螺物累走出狭隘的世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而终极目标往往在鸟飞鱼跃的一次次矫正中方得人道中庸、地道宽厚、天道酬勤。

记得法国科学家约翰拉伯曾用毛毛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微信号:www1836307207。做过一个著名试验。毛毛虫有依尾跟从习惯,他将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而在花盆内外放置各类青叶。然而约翰拉伯发现,毛毛虫们竟会持之以恒地围着花盆边缘一圈一圈走下去,直到九天九夜之后,所有的毛毛虫在饥累交迫之中一个一个死去!竟无一毛毛虫离开队伍奔向青叶。人若心中无道,也会产生从众心理,亦止亦行,生死如虫。

心中有道,我们一生就知道坚持什么,放弃什么,人生罗盘就永远掌握在自己心中,人生本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死过程,富贵寿夭只是一段生命符号而已,从矛盾走向和谐,从短阙走向圆满,突破生命截面走向生命恒线,就是由凡入圣。我们秉赋凝身的天然之气是个定数,它可以化现出财富,也可以化现成寿命,也可以化现为权力,也可以化生出美色,也可以化作为智慧等等,其化现区别在于个人的意志方向不同,这就犹如水囊里的水,几乎总量等观!我们从某处用意志去挤压,水囊将从其它之处突显出来,我们在某处得到什么,往往就在其他方面失去什么,由之以上原理,孔子教人磨练意志“十又五而志于学”,积极入世成己达人,立功立德造福天下。由之以上原理,老子教人消极入世,清静无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业余爱好者,愿与天下同仁鼎力并肩共推华夏文明回归正位,共助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