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心中的墓碑
秦丹银
父亲的父亲倾其一生
置下西南岭最薄的二亩地
作为百年之后的栖身之所
也为后人留下一块祖茔
我想,这也许是爷爷的一生
最引以为骄傲的事情
五十年前
母亲的年龄定格在五十二岁
撇下两个未成人的孩子
撒手葬在西南岭
从此,我成了没娘的孩童
想念母亲
是刻在心中母亲的音容
我跪在母亲墓前
泪水和呜咽落地无声
坟边的苦菜花
虔诚的举起一个个清明
二十八年前
父亲走完了八十年的路程
遵照父亲生前愿望
与阴阳相隔二十二年的母亲
相聚在西南岭
遥望岭下的村庄
庇佑儿孙们健康安宁
我们的父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
是社会底层的最普通
正如他们说
就是一只“咬草虫”
父亲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是的,野草也是春天生夏繁荣
秋收结籽唱高风
叶枯秸挺迎风而立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我们的父母是伟大的
养育我们给我们以生命
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虽说斗大的字不识几升
善与人交往
恶念永不生
得饶人处且饶人
众人伸手把弱擎
人穷志不短
从不谄媚和迎奉
穷时帮人一口饭
胜似富裕帮十升
这些做人处世的哲理
影响和贯穿在我们一生
又是一年清明节
崎岖的小路盛不下我思亲的心情
双膝跪在这没有坟茔的墓地
我祭奠,祭奠父母的魂灵
泪水和着纷纷细雨
润泽我嘶哑的心声
思念如阡陌野草,彰显着四季
逝去的亲人已与厚实的土地相融
我站在这块热土上
仿佛依偎在父母怀中
无从树立的墓碑早已立在我们心上
还有那父母般善良正直的碑铭
(写于2019年清明节)
作者简介:
秦丹银,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摄影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山东文学》《诗歌月刊》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作,1997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文化厅评为全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获首届中国勅勒歌诗歌奖银奖,2017年网络时代诗歌奖铜奖,首届中国乡土田园诗人奖银奖,《秦丹银诗歌两首》获2017年山东省“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文”有奖征文二等奖,有作品入选《昌乐文学五十年》《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新时代诗典.中国优秀诗人作品集》《中华当代诗典》《大国传世诗人》《作家年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