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编上册
文/范党辉 伊川县吕店二中 13838456271
1.长度测量的方法五会:a.会选,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b会放,将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尺面和被测长度对齐或平行;c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d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会记,记好数据加单位。
减小误差的三种方法: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c改进测量方法。
特殊的三种长度测量方法:a积累法b等效法c滚动法。
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要看所选的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飞奔的汽车相对于司机来说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来说是运动的。
3.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a.相同的时间比路程,b.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之比。1m/s=3.6km/h。s=vt。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
4.测量小车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垫木、小车、金属挡片。
结论: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考点:a.斜面应缓一点:便于测量时间;b.金属挡片的作用:防止小车冲出跑道摔坏和便于测量时间;c.t下=t全-t上,v下>v全>v上。
5.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传声需要介质,传声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间隔是0.1秒,最小距离是17米。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声速分别是340m/s和1500m/s 。
6.声音三特性的影响因素表:一,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影响有:长短、粗细、厚薄、松紧、疏密。二,响度(大小):由振幅决定。影响有:使劲的大小、距离。三,音色:由材料、结构决定。
乓球被弹开的距离显示音叉振幅是转换法。玻璃罩闹钟实验的方法:推理法;现象:玻璃罩中剩的气体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7.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分别举两例。信息:地震、大象的次声波、蝙蝠的超声波、人讲话交流、声呐的回声定位、倒车雷达、B超、医生的望闻问切、铁路检查工人敲击铁轨。能量喇叭震动烛焰、声波清洗、机利用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8.噪声的定义:物理学的角度讲,凡是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反正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说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单位:分贝。
三种减小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9.温度的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为何要引入温度的概念:因为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不准确的。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单位的定义:标准气压下,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三条: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玻璃泡要没入待测液体中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的上液面相平。
体温计缩口的作用: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温度计的示数不会自动下降。
10.六种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放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11.熔化装置的安装顺序:从下向上。两个考点:a石棉网的作用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b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12.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他们的共同两点:吸热和由液态变为气态;不同三点:温度不同、部位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水沸腾实验的器材: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纸板、铁架台。现象:a沸腾前,气泡上升时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时变大;b水沸腾后吸热温度不变。结论:水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三个考点:a减少加热水时间的方法有:水适量减少、水的初温要高、增大酒精灯的火焰;b纸盖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和固定温度计;c气压低,沸点低。
蒸发快慢的三个影响因素: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和加压。冬天人呼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呼出的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13.升华两例:衣柜里的樟脑丸和冬天结冰的衣服被风干。凝华三例树挂、霜和冬天玻璃窗户上冻的窗花。水蒸气凝华的条件:水蒸气在负十摄氏度时容易凝华,形成雪花状固体冰。雨、雾、露、霜、雪、雹六种降水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雨雾露都是液化放热;霜雪都是凝华放热;雹是凝固放热。
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四种应用实例:隧道挖掘机激光转准直、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排队看齐。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
15.光的反射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器材激光笔、白纸板、平面镜、红色铅笔、尺子、量角器。结论: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句法线两侧;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三个考点:a红色铅笔的作用是描下光线的轨迹,便于探究规律;b白纸板对折后,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对折,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实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光的反射的分类及应用:镜面反射有照镜子等,漫反射有看黑板上的粉笔字。
16.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器材:薄玻璃板、等大的蜡烛a和b、方格纸。现象:蜡烛b和像a`重合、结论:平面镜成的正立的等大的虚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四个考点: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技能平面镜成像,又便于确定虚像的大小和位置;b玻璃板薄一点好,可以减小玻璃板两个面成像的相互干扰;c玻璃板应垂直于桌面放置;d用两支等大的蜡烛a和b,是便于确定虚像的大小和位置;e多次测量是为了实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平面镜成像的应用4例:照镜子、潜望镜、牙科医生的小镜、太阳能发电站的镜子阵列。
17,光的折射定律三线一面、两线分居、密度大的角度小。折射现象五例: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水中的鱼变浅、硬币重见、海市蜃楼。
18.光的色散的发现及定义英国牛顿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外线特点:温度不同,发出的红外线不同;应用是红外线体温仪和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的特点:灭菌和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消毒柜和验钞机。
19.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是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汇聚于焦点;b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将焦点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怎样找凸透镜的焦距: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将其汇聚成最小最亮的一个点。测出这个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0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应用:a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b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物距在1倍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幻灯机和投影仪;d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e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成像规律二条:a一倍焦距以外,物体越近时,倒立的实像越远大;b一倍焦距以内,物体越近实正立的虚像越小。两个考点:a安装时要将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调到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b凸透镜摔掉一块,仍能呈清晰的像,但像变暗。
2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成像的特点:a目镜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显微镜的物镜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眼睛的结构:晶状体像凸透镜。,视网膜像光屏。正常眼和近视眼的明是距离的区别:10cm、小于10cm。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以及纠正: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太厚,聚光能力太强,将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需要佩戴一个凹凸镜,将光线发散纠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聚光能力太弱,将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要佩戴一个凸透镜。将光线汇聚纠正。23.质量的定义:物体内物质的多少不影响质量的4因素: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方法四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把横梁调平衡;3.左物右码,由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重新调节平衡;4.m左=m右+m游,m物=m砝+m游。
常见的质量值表:一个鸡蛋50克,一个苹果150克,中学生的质量50千克,成人的质量70千克,。
24.密度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之比。单位:1克/立方厘米等于1000克/立方米。公式:m=ρv。常见的密度值表:铁的密度7.9;铝2.7;水1.0;冰0.9;酒精0.8;空气1.29。
25.液体密度测量表格: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m剩;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盐水密度ρ。
固体小石块密度测量步骤:小石块的质m;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石块的体积v;石块的密度ρ。
测量体积的三种特殊方法:a溢水法;b针扎法;c排沙法。
26,水4℃时密度最大,以上是热胀冷缩,以下是反常膨胀。密度大的沉下去,密度小的浮上来。
27,质量和密度的四种计算类型:1.m=ρv;
2.冰化水水结冰m水=m冰 ρ1v1=ρ2v2;
3.瓶装水酒 (包括汽车零件、眼镜框等) v1=v2
m1/ρ1=m2/ρ2
4.配密度
v=v1+v2
m=m1+m2 即ρv=ρ1v1+ρ2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