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洛阳孟津县城关镇县庆山村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春天的洛阳鲜花烂漫,处处春意盎然。3月31日上午,新洛阳信息港“美丽乡村行”报道组一行十几人来到洛阳孟津县城关镇庆山村,感悟党的富民政策的雨露润泽,探访基层党支部的堡垒魂魄,感悟乡村朴实农民勤劳致富的憧憬渴望。
庆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兰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详细介绍了他们村的“脱贫攻坚项目”和今后需要做的具体工作。
庆山村位于洛阳孟津县城关镇的东北部,7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315户人家分布在丘陵沟壑之间,2300多亩耕地为1234人提供了基本的口粮,28户90多人的未脱贫让该村支部一班人心焦、作难,“旱作小麦”和“玉米”这些廉价农作物岂能“脱困”奔小康?
王红玲,37岁,是庆山村乃至孟津县最坚强的女人,已经出嫁早已为人母的她,每日还要在“娘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和天生弱智的大哥,娘家、婆婆家,两家的窘迫,所有的“苦难”都要她和丈夫承担。
面对这样的家庭困境,该村党支部决定专项扶贫,安排王红玲在照顾家人的同时参与村“公益岗位”,在此基础上还在村办“车间”参与缝制布鞋帮子的工作,“扶与帮、站与立”都在村两委的严密关照之下。看到王红玲家的贫困状态,新洛阳信息港领导刘志安表示:将把她家的困难情况在网上发布,求助于社会爱心人士或企业的定点帮扶。
在一片即将挂果的花椒地里,庆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兰兴致勃勃的介绍说:在县和镇领导的帮助下,我们村已在2017年栽种了600多亩花椒和柿子、石榴等果树,这个叫“大红袍”的外地花椒树苗今年有望挂果产籽,虽说还未见到丰收的果实,但大家都很有信心,因为销售不成问题,邻村的经验已经告知:亩产万元的美好憧憬即将实现。
王军伟是庆山村的“能人”,目前家中已经有5台大型机械,廉价为村民播种、收割等已经展现了他的帮邻爱心,他家20多亩的果树栽培也让村领导欢悦不已,植根与乡村的致富的这位带头人以超越平民的担当和胆识,助力着庆山村的前景谋划。
居住在城里的我们羡慕乡村的绿茵花卉、空气清新,赞美沟壑的跌宕起伏,唯独忘却了山村美好的深邃还有脱贫的艰难。那些扎根于贫瘠土地的带头人,还在为乡亲们的“小康生活”煞费苦心。年过半百的庆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兰以女人特有的耐心,逐步实施着美好的规划。她说:我们村目前有深机井三眼,虽说井水甘甜但想要依赖深井把全村230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很难。未来,因地制宜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抛弃不放弃”乃我们支部的信念,敢于担当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本质。
村路改善、绿化、饮水已有效果,街巷美化也在实施,最重要的脱贫也在稳步推进。
憧憬未来,憬然现实,不屈服于窘状方可谋大略。党的扶贫战役已进入攻坚阶段,看到山花烂漫的庆山村,看看党支部一般人的满颜春风,我们相信他们能带领大家退却苦涩,奔入小康,因为爱助心动,因为责任萌发动力,党组织的大爱必将带领乡亲们走出困境,在解决温饱的同时,共享农家的幸福与快乐。
河洛村长,李同乐,吴俊霞摄影报道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