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纪舜,生于1965年3月1日。山西平遥文祠神村人,初中毕业。
煤矿职工,在井下工伤截瘫后为磨度时光而翻看文学杂志,久而之便喜欢上文学。愿从文学中提高自己,用精美的词语来抒发自已对生活的热爱。
原创,散文﹤清明扫墓>
文/王纪舜
在我最初清明节的记忆里,是爸爸牵着我的手,顺着通往田野的羊肠小路,走在去家族墓地的人群长队中。

走在前面的是夲家族中的爷爷,接着就是家族中的伯伯们和他们的孩子,爸爸拉着我走在中间,后面跟着叔叔们和他们的孩子,青一色的男丁依长幼属附顺序,怀着庄严的神情,迈着沉重的步伐一直走进家族墓地。

进了墓地,我也没见谁做按排,只见大人们分工有序地插纸串,往墓堆上添土都是按路上走的顺序而完成的,最后大家围在墓前中间的空地上,将各自带来的馒头四个摆成品字型的串成一排。把冥币集中在一起点火烧化,就又按来的顺序逐一跪地向墓堆磕头。我这时发现爸爸的背包里还剩一小撮纸串和四个馒头还有半数的纸币没有拿出,爸爸也看到我向他投惊异的目光,就会意地向我摇摇头,又用手指指其他人的拎包。我才发现大家也和爸爸一样,都存着一样多的纸串和冥币及一份上供的馒头。

大家又象来路时一样,跟着在前头带路的爷爷走进了一块地里,只见爷爷将我们剩下的纸串都收起来挂在地里的唯有一颗的柳树上,又招呼伯伯和叔叔们将馒头各自拿岀摆成供样,将冥币放在一起用火烧起来,爷爷拿岀酒瓶向着火的冥币上洒酒。口里还念念有词地说,'孩子们收好,明年我们还会来上供你们的,以后的清明节就是我来不了,我的儿子和侄儿们,以及孙子辈的后人们都会来祭奠你们的。`就又招呼大家排成一排向柳树的方向低头默哀了三分多钟才又回到了来的路上。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和我们大家的气氛好象都一下释放了重担一样轻松起来似的,大人们都谈着国家亊,我们孩子们在前边追逐着在回家的路戏闹着。轻松的爷爷也哼着小调跟在人们后头欢唱在回家的路上。
后来我上了学,每年清明节放假的前一天学校都组织我们学生拿着抬着花圈,排成长队来这颗唯一柳树的地里给烈士扫墓,原来爷爷口中的孩子们就是为解放战争在这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在以后的清明里,我的家人们每年都要从祭完族墓后去这块有唯一柳树的地里祭奠。还是按家族爷爷的话,辈辈都不能忘记为我们解放而牺牲的英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