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28日,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玉福先生受邀回到母校,以武威五中杰出校友的身份进行题为“阅读成就梦想”的专题演讲,与五中师生近千人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本次演讲活动由武威五中郝虎副校长主持,代表校领导对陈主席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陈主席在演讲中深情的说道,首先,谢谢我的母校——武威市第五中学,谢谢母校的各位领导,给了我这个和各位老师、同学们交流学习的机会。
脚下这块土地,是我的家乡,这里往东一公里的四十里村四队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从1968年开始,我在永丰镇中心小学、武威第五中学度过了六年的学习生涯(那时候小学是五年制,因为我的学习好,跳了一级);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夜遇》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发表在武威地区面向全国发行的《红柳》杂志上;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马莲花》,写我母亲故事的小说,也是在这里写成的,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我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地方也在这里,我在永丰镇四十里小学度过了七年的教学生涯,担任过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我在这里当过乡镇干部,在永丰镇政府干过三年的计划生育专干;我在这里卖过书,我在五中对面开过“青年书店”,书店的大幅照片还上过《人民日报》的头版报心……所以,这里是我的福地,是我走向社会、走向作家的起点。
当然了,这里也留下过我屈辱的泪水和苦难的影响。我偷吃过食堂里的馒头,偷吃过车夫(hu)的烙锅盔,还偷吃过生产队的麻渣,因为那时候没有吃的东西,太饿了;我当过12年农民(包括七年民办教师),我种过地,吆过大轱辘牛车;我拾过大粪,拾过牛粪,因为一担大粪十分工、一担牛粪六分工(那时候一个劳动日值一毛钱,我要给家里挣工分,否则的话,就分不上粮食,吃不上饭);我梨过地、浇过水、修过水库、磊过坝……所有的农活我都干过。在这里,我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少年和部分青年时期,我在这里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无数“第一个”,所以,这里对于我,根深蒂固,终身难忘。我恨过这里,也爱过这里。但归根结底还是爱超过了恨,现在甚至连恨都没有了。
因为,这里有我的家乡,这里的黄土下还埋着我的父亲和母亲…… 因为这里还有我的母校,我有这么多老师和朋友们,还有这么多校友们,你们在座的大家,都是我的校友。 所以,我以武威五中为荣,我以你们是我的校友们为傲!

陈主席通过演讲激励学子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要不怕苦不怕累,坚持阅读战胜惰性,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他为同学们送上一则励志公式:信念+勤奋+坚持+创新=成功。
演讲中有同学现场提问,陈主席热心细致的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陈主席的励志演讲,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同学们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本次演讲活动的重要议程之一:陈主席向母校捐赠了他创作的《西凉马超》《西部人》《陈玉福文学全集》等系列书籍,给五中师生送去了具有主旋律、正能量的一笔精神财富。
在活动最后,郝虎副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说:陈玉福主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三十余年创作并获得成功的历程,为家乡子弟带来励志教育的同时,也奉献了一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郝虎副校长代表学校对陈主席情系家乡学子,回母校进行励志演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更期望陈主席多来母校,与师生们交流更多关于学习成长的话题。
武威第五中学党支部书记郭必红、副校长王启清、李财生等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