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活着方式
文/沈益成
近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一个流浪汉沈巍,无意间也引起我的关注,简单来说,与我有“根源”,因为鄙人也姓“沈”,如此论证,说不定五百年前本就是一家人!这只是说笑,其实我从他个人在社会,受到“追捧”中,夜深人静时,我用正常的头脑来思考一个“邋遢.龌龊的弱势群体”的忽然走红?表面上是沈巍与一般的“困窘者”不同,因为他本有工作,能养活自己,再者他“学富五车”的知识,但他却为什么选择流浪,风餐露宿靠捡垃圾过日子,且活得自由自在!这就不由我首先想到一个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没有任何一位“大师”给芸芸众生所共鸣的答案,也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该怎样活着?”一般来说,像沈巍现实的生存方式,应该有诸多无奈,然而,从视频与抖音中,他向社会传递的信息是他活着很好,很开心,一边捡垃圾一边享用书本给予的快乐,没有任何压力,甚于不受世俗那些庸人而自扰之!从他面对前来的众多“粉丝”的提问与好多“八卦”人士的调侃,甚至一些登大雅之堂的风流人物的好奇,他一向流露出自信,总是微笑着侃侃而谈,这些丝毫看不到有任何造作之处,不是在拍“电影”,纵有天生的演技,也表现不出自然洒脱,根本看不出有半点需社会悲悯之意。这最终让我深悟,他之所认被称“大师”,除确实有知识渊博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比一般人先找到“活着的生存方式”。他从小知道,提倡“勤俭节约”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文明的优良传统之一,在贫穷时懂得“粒粒皆辛苦”,在得势的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今年52岁的他,少年时生活在昔时的中国,那时物质相当贫乏,而当他在工作时,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依然懂得,不能随便浪费,面对单位中大家人心目中的“垃圾”,他心痛,他认为不应兴奢侈之风,便偷偷地把“废品”捡起来,当然并没有偷的不良品性,然而,在一些“骄傲无耻的现代人”眼中,他们不但不知珍惜,而且把沈巍说成“神经病”,那是反映出改开放后一些奢靡之风的真正“病人”心态。结果,让沈巍觉得,一种好的习惯便被冠之“脑子有问题”者而被真正的“神经病人”的思想所噬吞,结果他被单位开除,且被所谓照顾入“神经医院”,没办法个人之嘴难顶那些自认为高高在上众人之口,他只能做为“病人”买单,发出“这社会咋啦?我明明没病?”尔后,便真正地过“靠捡垃圾”活了26年……其实他是过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生存方式,用自己践行的行为方式,向社会发出声声只有极少人才能听得懂的呐喊!
改革开放的40年来,中国大地蓬勃发展,人们好像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挥霍着有限的青春,而对中华文化所传承的却微乎其微,像沈巍并非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师”,而被众多人捆绑成“国学大师”,其实就反映出这些年来,我们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一些精髄部分传承与发扬的不到位,而当像沈巍这些能痴迷于国学者,正因为少,才引起一些在文化“空洞群体”的共鸣,也可以说是炒作!但作为我来说,我个人非常钦佩沈巍能较一般选择出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种不偷,不抢,不害人,不触犯法律,靠自己的劳动……快乐地走完蜉蝣于天地间的“一粒微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