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

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
《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洛宁史话》是周流宗先生的经典之作,该书是洛宁历史文化的实录,记录了洛宁历史文化起源、发展、沿革,不仅对洛宁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做了详细的真实记录,还对洛宁的历代历史人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考证,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洛宁的历史文化。
《洛宁史话》由当代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洛宁籍作家张宇为《洛宁史话》作序,在序中,张宇称周流宗先生“十年时间,他就作了一件正事。这是对洛宁的贡献,或者叫报答?祝贺他。也为我们洛宁出了学问家骄傲!”张宇对《洛宁史话》的评语为“全书洋洋几十万言,从古到今,各朝各代,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应有尽有。而且语言干净,生动有趣。”“另外,主要是厚重,从文化到历史,从人物到科学,全面丰富,宏大清晰,慢慢道来,不慌不忙,真正是洛宁的一部百科全书。”张宇为河南文学名家,对该书的点评恰如其分,非常到位。
“大凡洛宁人都应该来读一读(《洛宁史话》),自己的枝抽得再远,花开得再大,总要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
现将《洛宁史话》的序言、后记和目录,介绍于后,与读者共同分享。
一《洛宁史话》序言

河南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洛宁籍作家张宇为《洛宁史话》作序
好一部洛宁的百科全书
张宇
读完周流宗编著的《洛宁史话》书稿,很激动。先为他的态度感动。十年时间,他就做了一件正事。这是对洛宁的贡献,或者叫报答?祝贺他。也为我们洛宁出了学问家骄傲!
全书洋洋几十万言,从古到今,各朝各代,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要有尽有。而且语言干净,生动有趣。
重要的是研究方法比较客观和合理。通过大量调查和考证,尽量追求准确和周到。从不乱讲、乱吹和乱编,事事有出处,讲来有脉络。尤其是讲到洛宁古文化三大奇迹:洛书、造字和律管,头头是道,不夸张,不发挥,令人信服。事实有根据,考证有局限,猜想有空间。
另外,主要是厚重,从文化到历史,从人物到科学,全面丰富,宏大清晰,慢慢道来,不慌不忙,真正是洛宁的一部百科全书。
从一个县出发,描绘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这是一个尝试。
大凡洛宁人,都应该来读一读。自己的枝抽得再远,花开得再大,总要知道根在哪里。
随手写下几句感言,且算序言。(戊戌夏月于郑州)
二《洛宁史话》后记
《洛宁史话》后记由周流宗先生自序。


《洛宁史话》后记
周流宗
作为一个“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洛宁人,总希望知道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过去究竟发生过什么?都出现过哪些人和事?人们都说,洛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到底“深”在哪里?“厚”在何处?恐怕也很少有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在这方面,虽然有不同版本的《洛宁县志》、《洛宁文史资料》、《洛宁民间故事》、《洛宁文化古迹》、《文化洛宁》、《厚重洛宁》等志书可供饱览,但终因受其体制所限,往往失之于偏重条块分割而不够系统完备。本人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后,也总想为洛宁再做点什么。古人云:“仙佛茫茫两未成,百无一用是书生。”想想自己的一生,既不懂经济,又不擅经营,除了写写画画,再无别的能耐。于是,我就突发奇想,能否把洛宁的历史文化按时代顺序再重新系统地整理一遍,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洛宁,热爱洛宁!
凡事知之者易,行之者难。要想把已经被时代的尘埃封埋已久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再重新展现出来,无异于一项重大工程。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反复考证,谁知一干就是近十年。在此期间,多亏有很多组织和个人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是洛宁籍的各级领导同志刘永林、雷俊杰、卫万星、黄清杰、安为民、郭保国、程相奇等人,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还有张泽民、李念东、王建平、邱宗勤等同志经常陪着我下乡进行实地考察,并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更有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副会长马老虎等帮助我查阅考证洛宁各大姓氏的渊源及迁徙情况。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的是当代著名作家张宇为本书亲自作序;周口军分区原政委、洛宁籍杜治亚为本书题名;河南文艺出版社编辑陈静以及在郑的青年互助会、商会的韦学军、宋连卿、王现伟、张海峰、王金良等人为本书的出版发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三门峡军分区原政委雷俊卿、河南省卫健委疾控处处长张伟平,河南省名中医、国家级专家李郑生,书法家吴应武、洛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郭朝卿,洛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张兵甫、洛宁博爱集团董事长蒋保民、洛宁县君龙艺社社长张君龙……等众多洛宁人士都为本书的成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此,请允许编者一并表达真诚的谢意。
本书虽然历经十载,几易其稿,然终因资料欠缺,考证不足,加之本人水平有限,难免舛误或纰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和批评指正。(2018年9月于洛宁)
三 《洛宁史话》目录
《洛宁史话》共分三十七章
第一章 开天辟地——从大山里走出的河洛先民
一、在造山运动中诞生的豫西山地
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三、生活在洛河岸边的洛宁先民
第二章 河图洛书——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一、大禹“导洛于熊耳”
二、洛书授禹
三、天赐洪范、坛山叙畴
四、仓颉造字
第三章 伶伦制管——金门嶰谷传闻
一、伶伦制管
二、金山和马山的故事
三、金门人物轶事
第四章 尧天舜日—— 走进“左周右召”的方国时代
第五章 纵横捭阖——战国风云卷崤函
一、崤山的特殊战略地位
二、“春秋五霸”和“崤之战”
三、从“三国分晋”到韩国建都
四、秦并六国围绕着宜阳的争夺战
第六章 秦砖汉瓦——融入汉民族的大家庭
第七章“光武中兴”——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一、王莽撵刘秀
二、“太子坪”和“疼疼沟”
三、赤眉军崤底败兵
第八章 迷雾重重——话说南北二崤道
一、颇有争议的崤山“二道”
二、黾池和蠡城
第九章 魏晋风度——才子隐士竞风流
一、追求清淡、崇尚自然的魏晋风度
二、影响至深的文人雅集
三、魏晋隐士孙登和胡召
第十章 五胡乱华——龙争虎斗二百年
一、五胡乱华
二、南北朝时期的东西之争
三、洛宁在南北朝时期的县治设置和变迁
第十一章 滥施暴政——隋炀帝统治下的短命王朝
一、隋朝初年的行政体制改革
二、扑朔迷离炀帝陵
第十二章 大唐帝国——开放包容的诗歌时代
一、唐朝诗人话洛宁
三、唐人流寓洛西地
第十三章 两京驿道——洛宁曾经的骄傲
一、大唐驿道的三次改线
二、古驿道上的驿站和行宫
第十四章 安史之乱——史思明被杀临泉驿
一、史思明之死
三、祸乱中原
第十五章 偃武修文——宋朝忠臣多不幸
一、文彦博和司马光
三、华御史和杨知府
第十六章 宋金对抗——洛宁历史上的第一位将军
一、岳飞抗金孙洪峪
二、金大将军韦仪
第十七章 蒙军南下——山西文人避难洛西
一、元好问三到三乡
二、女几山下的大诗人
三、永宁女婿刘昂霄
四、薛继先洛西避难
第十八章 杀人屠城——蒙古军的血腥罪恶
一、商“经历”长水殉难
二、河解元帅永宁借粮
三、马将军寻峪修道
第十九章 捐宅办学——薛氏父子开创洛宁教育的先河
一、薛庸斋讲学洛西
二、薛友谅捐宅办学
第二十章 保疆守土——明代永宁的职业军人之家
一、朱元璋进军永宁
二、孙千户守御神顶寨
三、锁百户守御白马寨
四、金旺因功晋升“卫百户”
五、王玄乙驻守“永宁卫”
六、黄守备封地官庄原
第二十一章 “荐举”兴国 — 朱元璋时代的“永宁四杰”
一、宁死不仕“蔡胡子”
二、一步登天“赵尚书”
三、一代鸿儒宋彦鲁
四、世外仙客“洛上翁”
第二十二章 洪洞移民——河洛大地重现生机
一、洪洞移民的背景和经过
二、洛宁移民概况
三、河洛大地恢复生机
第二十三章 彪炳史册——宋礼开河和张论平川
一、宋礼开河
二、张论平川
第二十四章 人才辈出——出将入相“永半朝”
一、明代“八进士”
二、“理学世家”程仲远
三、永宁“五老”和王氏二兄弟
四、罗谕和罗许
五、赵三极和赵建极
六、师佐和“嶰谷社”
第二十五章 喋血惨案——李闯王再闯永宁城
一、李自成起义概况
二、李闯王攻陷永宁城
三、李闯王的传说
第二十六章 明调暗迁—福建副总兵张开屯垦洛宁始末
一、“闽营人”屯垦中原
二、张总兵屯兵洛宁
三、“藤牌兵”威震罗刹城
第二十七章 官惊民怨——清初洛宁的三大突发事件
一、蒋双溪攻陷东宋寨
二、张开响应吴三桂作乱
三、亢挺劫持永宁令
第二十八章 康乾盛世——再创洛宁的鼎盛时期
一、开垦荒地
二、兴修水利
三、集市贸易
四、科举取士
五、写志续谱
六、修寺建庙
七、弘扬节孝
第二十九章 两朝为官—张兵部和锁阁老的家国情怀
一、文韬武略“张兵部”
二、张鼎延和《琅华馆帖》
三、文殿阁老锁青缙
第三十章 文坛双星—韦衮和张爚的逸闻趣事
一、“刀笔状子”韦衮
二、将门之子张爚
第三十一章 指鹿为马——“南蛮子盗宝”的奥秘
一、“南蛮子”看风水
二、清朝的“禁采”运动
三、洛宁的矿产开采情况
第三十二章 捻军袭扰—大清帝国走向衰亡之路
一、捻军起义三次犯永
二、洛宁人民饱受捻军蹂躏之苦
第三十三章 天灾人祸—光绪三年的“丁丑奇荒”
一、豫西旱情空前绝后
二、在大灾之年的民间借贷和赈粮赈灾
第三十四章 两极分化—清末民初的大户人家
一、富甲一方的城村张家
二、一夜暴富的后上庄王家
三、靠卖油馍起家的上戈乔家
四、靠做生意发家的凡村张家
五、靠贩烟土发家的赵村贺家
六、以慈悲为怀的羊宝河刘家
七、下峪岭后村的“任善人”
第三十五章 盗贼四起——洛宁“刀客”横行的日子
一、洛宁“刀客”的兴起和发展
二、“刀客”的谋生手段和罪恶行径
三、“刀客”的帮规和暗语
四、“刀客”的结局和下场
第三十六章 毁誉参半——漫说永宁“父母官”
一、唐代的“永宁令”和“长水令”
二、宋、金、元时期的“永宁令”
三、明代“永宁知县”
四、清朝的“父母官”
第三十七章 推翻帝制—辛亥革命的曙光点亮洛宁大地。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