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知青?
文/刘春茹
知青,对此词义的阐释各有不同。
从字面意义理解,是谓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至少应该读到高中。可是,大多数“知青”只读完了初中。有的仅仅是小学文凭。
在我们求知欲望最强盛、又正值青春的最强萌动,且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憧憬的豆蔻少年,就因为国家的需要,到了农村。从事着最低级的劳动。
我们曾经想当一个人民解放军,当科学家,当老师、医生的梦想,都化成了泡影!
虽然稚气未脱,却挥泪告別父母、亲人,来到了陌生的他乡。
我们忘不了,汽车已经开动,父母的泪水在眼眶里闪动。我们都是他们的宠儿呀!
哪舍得宝贝一样的孩子,中学都未读完,大都未有成年,却只身一人,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荒山野岭,与老农民一起,挥锄挑担,汗滴禾下土。
汽车巳经开动,回头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心中无比酸痛。本来应该帮助他们抚养弟妹们,可如今,又让他们的.负担加重!
那时父母尚年轻,刚刚步入中年的他们,收入仅仅几十元,却养活着十几个人口。生活的重压,让他们过早地累弯了腰,雪染双鬓!
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起五更爬半夜的劳动,不但不得温饱,还倒挂工分(既负债)。要靠家里补贴。父母负担更重!
那时候,我们没有钱买车票回家,也不敢回家,怕给让父母看到我们心痛。
可到春节了,父母从生活费里挤出八分钱,给我们寄来一封信,说,宝贝儿,爹妈想你了,回家过年吧!
夜晚,在被窝里读着父母的信,热泪纵横!控制不住想家、想父母的念头,我们决定马上就走。于是,抓起了两个大饼子,装到书包里,马上起程。
大胆的同学,他们就爬上了运煤的火车。胆小的同学,就只有步行。几百公里的路,走了两天一夜,脚上磨起了血泡,挑破了继续走。渴了,喝一口河水。饿了,啃一口饼子。睏了,男女生拥抱在一起,相五取暧,打一个盹。怕睡过去了,被冻成冰棍。
夜晚,脚步根本不敢停。因为山路上,狼影踵踵。最多时,遇到了三五只狼群,跟随十几公里。我们打开十几只手电,一齐射向狼群。背靠着背,退行着走了十几里,正好到了一个村落,才摆脱了狼群。大家都瘫倒在地,失魄落魂。
回到家里已经是年三十夜晚。家里人等着我们吃年夜饭。一盘白菜馅饺子,一人吃两个,就算是过年了。父母却谁也没吃一个。我看到,两年不见,父母的脸上,已爬满了绉纹!
补丁罗补丁的衣服,沾满了厚厚的浆糊。
为了不给一贫如洗的家庭再添负担,大年初三,我们就返回农村。
母亲拿出了包饺子都没舍得放的二两肉,又炒了几个鸡蛋,和上二斤大酱,给我拿了一半,家里留了一半。这是半年内,家中唯一的荤菜。也是半年内,唯一陪伴我的家的味道,父母的亲情!
可我们不甘于放弃,不甘于消沉。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用知识改变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从靠城里的父母、姊妹的接济,到了使农村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也使自己得以温饱。
有的通过自学,走入了科研、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了祖国事业的砥柱中坚。
但,大批的知青。又遭遇了下岗分流。他们从未抱怨,为国家利益再次作出牺牲。所以,知青是不怕艰苦、勇于付出、勤奋上上进的一代。是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一代。是最孝顺、最善良的一代。是最后的精神贵族!
我们这一辈,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到改革开放至今,并经历了文革等多种政治运动,仿佛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唯吾辈独有!
我们与共和国同年岁。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一一知青!
所以,我们有理由告诉现在、告诉未来;告诉先辈、告诉后代一一我们是人民的骄傲,共和国的脊梁!
我们有理由喊出时代最强音一一青春无悔,知青万岁!
原创首发
二O一八年十月三日夜


作者简介:
刘春茹,丹东市政府办公室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具有三十多年党龄。自学考试党政干部专业大专,本科为新闻专业。本人热衷于环保事业,并获多项相关国利。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刘文成,是解放后青岛市最早一批个体中医。祖籍山东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