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一、枪手步态
据新华社记者张伟特稿、《普京咋走路,西方很关注》一文记述:俄罗斯总统普京步态独特:其走路时,左臂正常摆动,右臂几乎不动。被称之为“枪手步态”,盖因其曾是克格勃特工,受过长期高强度的训练,此步态利于快速拔枪射击。另,普京兴趣广泛,喜欢柔道、攀岩、游泳、潜水、开摩托、驾驶飞机、骑马、打猎等。

九十二、赵七爷的长衫
鲁迅先生短篇小说《风波》,场景、情节、心理、语言皆精当。其中清朝遗老赵七爷的长衫,有明笔、暗笔,有实笔、虚笔。如“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出场,因为“皇帝坐了龙庭了”,在乡场上的乡亲们面前,又威虎起来了。这是明笔、实笔;补叙赵七爷这件长衫不常穿,“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是虚笔;而在小说结尾写到他“辫子又盘在定上了,也没有穿长衫”,则是照应前文的暗笔。长衫的出现,与情节有着深刻的关联。

九十三、山东汉子性豪
余20岁那年夏天,与同学苏君登泰山,至岱顶而黄昏,时旅游开发初期,夜宿多为帐篷,入住后,铁架上下双层床,被褥皆有浓重潮气。至管理区找服务员联系更换被褥时,遇一山东汉子,年约三十,款脸浓眉,拉着余手说:“兄弟,会喝酒不会?”余答曰“会”。汉子说:“那还换什么被褥,都是潮湿的,来来,陪我喝酒,就在炕上眯一会儿就该看日出了。”余与苏君随其进屋,屋中有一大炕,炕火微温,临炕一两斗方桌,上有猪头肉、花生米,一瓶红星二锅头。苏君从手提旅行包里取出午餐肉两厅,亦作下酒菜。喝酒至深夜,歪在热炕上二三个小时,起来披上棉布军大衣,即去探海石封顶观日出。山东汉子姓鲁,费县人,其性豪如此,颇有古代“相逢意气为君饮”之遗风。

九十四、时髦说“大”
改革开放以后,世俗时髦说“大”。先致富者谓之“大款”,明星谓之“大腕”、“大牌”,书画家谓之“大师”,有些名气的作家谓之“大家”,有关系能办事者谓之“大拿”,各种玩家谓之“大耍”,网络操控者谓之“大虾(侠)”,微博人气高者谓之“大V”,名气大者谓之“大卡”等等,不一而足。

九十五、陈胡处事风格迥异
鲁迅杂文《忆刘半农君》,顺手走笔,却写出了陈独秀与胡适之两先生为人处事风格的不同:“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将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虽然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了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九十六、纯情的一幕
傍晚,余送母亲上夜班返回,在老城鼓楼下门洞里,传来一声清灵而羞怯“某某哥”的呼喊,转过身一看,是一位芳龄十八的玄裙红衫的少女——余之低一年级的学妹。至其闺房,有清茶两杯,对坐而谈。该女子眼眸闪闪如水,胸脯微微翕动,其情怀如雪崩一样……这是八十年代初极为纯情的一幕。临别时,该女子牵手走过幽长的过道,情若不胜,依依不舍。“少年情事真如梦”,现在想来,犹自难忘。倏忽35年过去了,不知当年的女子,在鹤之乡豫北还好吗?

九十七、夏夜里的牛女星
记得童年时,躺在乡场草席上,面向东方天空,仰观夏夜星象,除北斗星斗柄向南,比较显著外,在南北横贯的银河中部,最易于识别的就是织女星和牛郎星了。尤其是听大人讲了牛郎织女故事以后,再仰望牛女二星,觉着是十分神奇的事情,天真烂漫的念想也有些飘。长大后知道:在银河两“岸”,织女星是天琴座A星,而牛郎星也叫河鼓二,是天鹰座A星,在它们上方,则有一个大而明亮的天鹅座A星。就是夜行看见了,也只会在心里说一声:“哦,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就是牛郎织女星啊。”

九十八、徐福入海求仙事
徐福,又写作徐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至山东,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始皇便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有《徐福求仙草》,记鬼谷先生云:“此草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草。其叶似菇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秦始皇闻而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五百人入海,遂不返。又,西王母为汉武帝说八方大海中有十个仙岛,分别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九十九、相思树种种
相思树,即“台湾相思树”,常绿乔木,高达15米,四至十月开花,金黄色,头状花序,荚果带状,扁平,种子深褐色,有光泽。另,红豆树、海红豆亦称相思树。干宝《搜神记·韩凭夫妇》所记“大梓木”,亦可称之为相思树。其“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遂号其木曰:‘相思树’。”此禽乃韩凭夫妇死后之精魂也。

一〇〇、鸿雁传书
事出《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囚禁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汉昭帝时,匈奴与汉朝和亲,汉要匈奴放还苏武等人,匈奴则称苏武已死。汉朝使节了解到苏武的消息后,便假说汉昭帝在上林射得一雁,足上系有帛书,说苏武在某泽中。匈奴单于闻之大惊,只得放还了苏武等人。
作者简介:胥琰,1961年生,洛阳老城人,祖籍鄢陵。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协理事,中学高级教师。著有抒情诗集《永远的蝴蝶》,散文随笔集《人生若雪》,诗词集《心动时分》,中短篇小说集《城南地》,长篇小说《蜂国》。短篇小说《五更钟》获首届华夏作家网杯《中华文学选刋》文学大赛优秀作品奖。

作者简介:胥琰,1961年生,洛阳老城人,祖籍鄢陵。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协理事,中学高级教师。著有抒情诗集《永远的蝴蝶》,散文随笔集《人生若雪》,诗词集《心动时分》,中短篇小说集《城南地》,长篇小说《蜂国》。短篇小说《五更钟》获首届华夏作家网杯《中华文学选刋》文学大赛优秀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