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汝岸边是我家
——新蔡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每个人在心底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乡土情结,我亦如此。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新蔡县,一条洪河,一条汝河穿境而过,养育了我和故乡一百三十万人民。
时隔多年,当我踏上故土,投入恍若都市的家乡怀抱,一切仿佛都在梦境之中,己认不出她原来的模样,这方土,这湾水,嫣然江南一般。“少小离家老大回……”我感受到了老家的美丽与温暖。是什么让昔日的“洪水招待所”改天换地变了容颜?是什么让我的乡愁有了乡恋的依归?
在县扶贫办工作的侄女为了解开我的万千心结,陪同我沿着洪汝河畔,开始了新奇幸福的探寻之旅......
[推出片名:洪汝岸边是我家
——新蔡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我的老家坐落在豫东南,豫皖两省四市六县结合部,水土肥沃,气候宜人,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美丽而贫困。伴随着全国脱贫攻坚的号角,130万勤劳朴实的家乡人民,用激情与赤诚面对党旗立下铮铮誓言,用拼搏与汗水敲响了脱贫攻坚的战鼓。
【王兆军百日会战誓言,同期声:“我宣誓……”
画面上这个带领大家宣誓的人,就是我们的县委书记王兆军。掷地有声的誓言,烙在了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头。
同行的侄女告诉我:我县把24个乡镇街道划分为6大战区,6名县委常委任“指挥长”,组建13个专业组专班推进。38名县级领导、81名县直单位“一把手”兼任贫困村脱贫书记(主任)。选派1100多名驻村干部,组成346个工作队,实现村脱贫责任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做到村村寨寨全是战场。
这是和平年代史无前例的一场重大战役。如何打好这场战役,精准挑兵选将是关键。
征集令一发布,全县广大干部士气高涨,积极响应。
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年近五旬的原玉荣报名了。小洪河两岸铺满锦绣,十里樱花怒放春天,群众不出村口就能上班。村子变美了,变靓了,变富了,原玉荣也彻彻底底变成了狮子口村人,连续两年的春节她都是在群众家中度过。乡亲们说,原书记和我们是一家人,谁要把她调走,我们就跟他过不去!
【村民时克志感言:她是俺家的贵人呐。老泪纵横……
县审计局的钟秦报名了。她主动请缨回娘家土楼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依然加班加点地工作。孩子出生后,她又带着公爹公婆吃住在村,一家老小打拼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县教体局的陈东伟报名了。他来到了守着“青山绿水”依然贫困的顿岗乡班台村,仅用两年时间把班台村建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还有县政府办的李明哲,一名法学硕士研究生,驻村后一次次推迟着自己的婚期。
他,还有他,父子、夫妻,全家人齐上阵的比比皆是。
在老家扶贫故事的感召下,连央视主播海霞都慕名来到新蔡,当起了狮子口村的广播员。
仿佛一夜之间,穷怕了,穷够了的家乡父老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多年来的贫穷落后历史将要改写。
群芳争艳、百花吐蕊的季节,我来到了李桥镇狮子口村。狮子口村的脱贫户时培兵特地从网上买回一包红色虞美人种子,他要把自己的小院装扮成一个小花园。
两年前的时培兵,过日子可没这么富有情调。当时他家住着几间低矮的土房子,三个女儿都在上学,妻子是精神病、儿子是先天性脑瘫。全家沉重的生活负担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是国家的扶贫政策,让他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危房改造给他家建起了三间明亮的大瓦房,三个女儿落实了教育资助政策,妻子、儿子办理了低保,他自己通过公益性岗位政策,在村里当起了保洁员。去年,他的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当上了乡村教师,家里每月都多了一份稳定收入。
在老家的脱贫战役中,像时培兵这样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县里紧盯各项保障政策落实,拿出县财政资金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全县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破解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题;连年提高农村农村低保和五保标准,农村特困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实施“危房清零”行动,一大批住房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徐棕棋就是县财政每年拿出1900余万元资金加大教育资助力度改变辉煌人生的典例。当年因为贫穷,姐姐放弃大学梦,把机会让给弟弟的故事虽然让人感叹不已;但在金榜提名的背后,正是党的教育扶贫政策圆了这位学子的人生梦想。在新蔡县举行的“圆梦前行”晚会上,小棕棋特地从清华大学赶回来,把学校给予的1万元奖金转赠给更加贫困的学弟们。社会各界纷纷出资金、出技术、出人才,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仅这场晚会上就募集到300多万元善款,一大批贫困乡亲在社会帮扶下脱贫。
走在家乡的广袤的田野,一栋栋楼房,一座座光伏,一处处厂房拔地而起,资金、技术、岗位都涌向了群众家门口。水通了,电通了,网通了。产业架起桥梁,产业托起希望。连闻名遐迩的花花牛乳业也把总部迁到了新蔡。佳诺威、一笑堂、爱民药业、亨通粮油相继入驻县产业集聚区。198家企业吸纳就业1.98万人。扶贫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推动着新蔡脱贫攻坚的步伐。
孙召乡郎庄村82岁的老人张立勋,唯一的儿子早年遭遇车祸致残。2014年他家被定为贫困户;2015年,在享受各项扶贫救助外,村里又为他争取了两个蔬菜大棚项目。勤劳朴实的张立勋老两口在村支书杨金明的帮助下,当年两个大棚的蔬菜就卖了两万多块钱。有了稳定的收入,张立勋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村委会,申请摘掉自己的贫困户帽子。脱贫了,精神矍铄的老人还把自己种的西瓜推销到了县脱贫攻坚晚会上。八旬老人的脱贫故事一度成为佳话,为全县营造了脱贫光荣的浓郁氛围。
如今,洒落在全县农户家门口的193个扶贫车间,给留守的老弱妇孺提供了足不出户、持续稳定的收入保障。带着孩子去上班成了家乡美丽和谐的一道风景线。
脱贫不是终点,致富奔小康才是目标。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老家新蔡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两年投入资金22亿元用于扶贫,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对全县150个村文化活动室、165个村文化广场、76个村标准化卫生室进行了升级改造。路,是通向致富的梦想,在原来基础上,不到三年时间,老家新建乡村道路高达1545.9公里,相当于新蔡到首都北京一个来回。
现如今,上万余名乡村保洁员描绘着秀丽田园,一大批好媳妇、好儿女唱响文明乡风,勤劳朴实的家乡儿女正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力迈进。
老家新蔡变了。“一路一循环”“一库一联通”等重点城建项目快速推进,23.96平方公里的西湖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水系联通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东湖水库、西湖公园、南湖公园、北湖公园、月亮湾公园,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满整个县城,熠熠生辉。新蔡西站、人民西路景观大道已顺利通车,四条城市环线全面开工,今是景观大道即将建成。7条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全面完成,一举获得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两个国家级荣誉。
徜徉故乡大地,脚在动,心已落。生态水城、秀丽田园、大美新蔡,踏着你青春的律动、舞动你强劲的风姿,我回来了,乡愁己解、乡恋更浓,三千繁华,怎抵不得上我的故乡一一新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