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墓秘事》
第十五章 地下密室
作者:苏嘉鸿
古庙,就在眼前。我走到庙门前的香炉旁,低声对黄毛子说:“到了,墓道口就在庙里,有老爷子几十年前的经验,咱们进石门不成问题,只是进去之后大家一定要一起走,千万别走散了。”
黄毛子轻轻的把猎枪装上子弹,说:“放心吧,求子,有这玩意儿咱们还怕啥?”
我“嗯”了一声,紧走几步来到庙门前,看到上面依旧用一把铁锁锁着。我冷笑一下,回手从背包里掏出羊角锤,用带尖的一头插进锁里,微微一用力,就听“喀嚓”一声,铁锁应声而落。我把羊角锤收好,轻轻推开庙门,庙里漆黑,一阵浓重的发霉的味道传来。
这地方常年没人,只是春节村长亲自打扫一次,外人很难进到这里。虽然小的时候我和黄毛子在屯子里出了名的淘气,但是也不敢到这里来玩。从小家里大人灌输给我们的意识里,苍龙岭就是妖魔鬼怪的代名词。屯子里的孩子不要听话,大人就会说,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到苍龙岭去,吓得孩子立刻不敢吱声。
正想着,突然一道闪电划过阴暗的天空,照到我对面的神像,吓的我一个激灵,就这一瞬间,我看到那神像的一双眼睛正诡异的看着我们。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响起,黄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二丫和黄毛子赶紧窜进庙里,我也顺势带上了庙门。这雨下的很急,一点预兆都没有,密集的雨点噼啪直响像无数只手掌在拍打着庙门。黄毛子骂骂咧咧的说:“真他娘邪门了,好端端的怎么就下起雨来了?”
我的心头一沉,心想,这他妈的不是好兆头啊!老子刚进庙里,就雷电交加的,难不成是朱允炆这个死鬼落魄皇帝显灵了和我示威呢?又一琢磨,哼,管他呢,我只是拿回属于我们僰族自己的东西,朱老儿的陪葬物品我一概不动就是。老子可是僰侯的后裔,咋说也是有高贵血统的人,岂是一般的盗墓贼。想到这里,一股子正义感油然而生,胆子也马上壮了很多。
我打开探照灯,一道雪白的光柱顿时把庙堂里照亮。我四处照了一下,庙里除了神龛里的神像和供桌外,只有满地灰尘和窗棂壁柱上的蜘蛛网,再别无他物。
按照聋爷的讲述,我们三个转到神龛后面,地上空无一物,聋爷讲述里的犴达犴的尸体早已没了影儿。我用探照灯扫了一下神龛底下,已经被人换过的黄幔依旧十分陈旧,估计最少也得有十年以上了。
我蹲下身子,撩开幔子,用探照灯一照。只见一个刻满图案的石柱肃然而立。我心头一喜,看来聋爷所说都属实,只要按他的说法,我就可以打开墓道机关了。想到这里,我对黄毛子和二丫说:“你们后退,我要旋转机关了,别把你们掉下去。”他们俩赶紧退到一边,按聋爷的讲述的,这个东西叫‘蟠龙玉柱乾坤锁’右转九圈,左转九圈,九九归一,乾坤顿开。我嘴里嘀咕着,把探照灯放到一旁,双手抱住石柱,微微用力,石柱竟然真的转动起来,我右转九圈,又左转九圈。就听“嘎吱吱……。”我身后的地面裂开了一个大缝,乌黑的洞口吹来一丝阴冷邪风。
我拿起探照灯朝洞里照去,能看到的就是一排排不太规则的石阶,由上而下向黑暗中延伸!
黄毛子和二丫也凑了过来,黄毛子说:“求子,我先下去,你和二丫在后面,下墓我比你们有经验。”说完,他便钻了进去。我从包里拿出一把多功能军刀递给二丫,说:“这个你拿着,有什么事用来防身。”自己又掏出一把工兵铲握在手里,紧跟着黄毛子钻了进去,二丫也在我身后跟了进来。
据聋爷所说,墓道尽头的石室里,本来有两个大粽子,被他干掉一个,现在还剩一个呢。一会儿万一这东西出来,也不知道猎枪是否能对付得了它。想到这我对走在前面的黄毛子说:“毛子,前面石室里还剩下一个叫杨希贤的老粽子,大家都防备点!”
黄毛子摸着猎枪说:“它敢出来,我就送它去投胎,免得做个行尸走肉不得超生,这也算黄爷做了件好事!”
墓道又窄又长。黑暗中探照灯的光仿佛被吞噬了一样,只能照出几米远。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那扇半开的石门外。我用探照灯四下照了照,石门外的地上散落着一些枯骨,这应该就是被何三踢散的那个盗墓贼的骸骨了。
我回头看看二丫,女孩子再胆大,看到这些东西也难免会有些紧张。二丫手里紧握着军刀,由于太用力,骨节处有些发白。看到我在看她,她故作镇定的挺着胸口,表现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我转过来,看到黄毛子双手端着猎枪已经走到了石门口。
我叫住他,先把探照灯从石门开启的缝隙伸过去,把石室里照了一遍。石室里和聋爷描述的没有差别,空荡的石室里,立着一块石碑,石碑左后侧是一具高大的石棺。仔细观察,石棺很完整,一块厚重的石板静静的盖在上面,如果不是周围散落着已经断成几截的金线和石棺盖子上残留的朱砂提示我这里面的粽子曾经试图冲破聋爷的太阴九宫阵,我真会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石棺。摒住呼吸仔细看了良久,石棺也没有变化,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探照灯随着我的手向右侧移动,地上几块沉重的已经破碎的石板压着一具干瘪的无头干尸,在距离石门不远的地方,是那个被砸断的骷髅。
看到没有什么异常,我一挥手,招呼黄毛子和二丫进了石室。
进来后,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忙用探照灯向石门后照去。只见靠近石壁的地方,仰卧着一具尸体,一身胸前破烂的土布衣裳,双眼深陷,血肉早就没有了,只剩下一层干皮裹着骨头。一缕花白的胡须像干草一样翘着。腰上围着一条布带,布带上插着一根烟袋!
没等我说话,二丫声音有些发颤的说:“这是爷的父亲,九太爷的遗骸!”
我领着二丫来到九太爷的骸骨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默念着“九太爷在天有灵,一定保佑我们顺利拿到灵符,进入天洞打开铜鼓,毁掉暗灵珠!给您和爷爷报仇,也解了狐妖对咱僰人恶毒的诅咒。”
黄毛见我和二丫跪下磕头也跟着凑热闹,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嘴里还嘟嘟囔囔说:“九太爷您老人家为了僰族的民族大业惨死墓中,虽然没有拿到灵符,但也是民族英雄!黄毛子虽然不是您的亲重孙子,但对您的敬仰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等我们出去的时候,也一定把您老人家的遗骨带出去,好好安葬树碑立传让后人敬仰!黄毛一定看着求子,让他给您多生几个重重孙子....”我哭笑不得,想捶黄毛几拳,又一想还是正事要紧,拉起黄毛奔石棺后面那扇紧闭的石门而去。
“这个墓室没有耳室,看来唯一能通往朱允炆的墓室只有对面那一扇石门了,咱们过去看看。大家都轻点,不要弄出声响,免得把老粽子引出来。”我轻声的说。
我在前面,二丫跟着我,黄毛子垫后,轻轻的向对面石门走去,经过杨希贤的石棺时,我的心跳明显加速,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眼睛不时的瞄着那口巨大的石棺。
墓室里静的出奇,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从进来的石门到对面,不足十米,我却感觉走的无比漫长。冷汗将后背都湿透了,虽然有猎枪,但是一种莫名的恐惧却依然笼罩着每一个人。
当我们走到对面石门的时候,我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石棺。静悄悄的,依旧是没有一丝动静。我不禁长出了一口气,用力推了下石门,纹丝不动。我转过来小声问黄毛子:“你有经验,看看这石门如何打开,会不会有什么机关?”
黄毛子走过来,上看看,下看看,又推了几下,说:“一般来说,陵墓里的石门有几种,一种是开合门,门后有顶门石。落葬以后,通过机关将顶门石落下,在里面顶住石门,使盗墓贼从外面打不开石门。另一种是吊门,也叫千斤闸。这种门就是一个绝户门。落下之后,便无法再开启。还有一种叫翻板门,也叫折盘子,这是一种依靠机关开启关闭的石门,这种墓门曾经在唐宋盛行一时,后来因为多数机关被盗墓者所掌握而废弃不用。”
说到这,黄毛子看着石门,没了下文。我有些着急的问他:“现在不是介绍这墓门的种类的时候,你倒是说说面前的这个门怎么个开法?”黄毛子说:“咱们进来的那扇门,是开合的,估计这个也是,不过那扇门并没有顶门石,这倒是很奇怪?”
我白了他一眼说:“有什么奇怪的,没有顶门石,却有两个大粽子看门,怕是比顶门石还管用!”
黄毛子又用力的推了推石门,石门依旧纹丝不动。他叹了口气说:“这石门不下千斤,如果后面真有顶门石,不用炸药恐怕打不开啊!”
我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这年头别的好找,炸药那是违禁品,国家控制极严,除了煤矿、石矿能使用雷管,其他单位一律禁用。现在要找炸药,那不是比登天还难吗?
就在这时,空旷的墓室里突然传来一阵阵‘悉悉索索’的响声,我们急忙回头,把目光都集中在杨希贤的石棺上。我用探照灯一照石棺,就发现那巨大的石棺盖子,正一点点的向一侧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揪到嗓子眼,愣愣的盯着石棺,只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上脊椎。二丫也下意识的抓住我的胳膊,手掌微微的颤抖着。黄毛子到底是过来人,他把猎枪保险打开,端起来对着石棺说:“大家都准备好了,这姓杨的老鬼头要出来了!”
正说着,那块棺材盖子移动到一半的时候停了下来。
突然,从棺材口里伸出一双布满黑毛的枯手
来。我一看,坐以待毙绝不是个办法,既然躲不掉,那就先下手为强了。我大声招呼黄毛子:“毛子,快,不能让它出来。” 说完,冲过去用肩膀抵住棺材盖子,不让它继续移动。黄毛子一看,和二丫一起也过来合力顶住。

苏嘉鸿 曾用笔名漠漠弘尘, 喜爱写作及诵读,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北风》、《古墓秘事》、《夜袭老三屯》、《天下魍魉传》、《古堡枪声》、《反恐大队》。诗歌、散文《那一抹离殇》、《桃花散》等,先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在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荣获二等奖,哈尔滨市区比赛一等奖等很多奖项。希望用声音走进灵魂,用笔下的故事打动心灵。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